ID: 23944256

【新教材】湘艺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五命运交响曲》课件+教学设计+素材

日期:2025-10-15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1613556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四,教学设计,课件,第五命运交响曲,单元,八年级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欣赏课型 【教学内容】 湖南文化-出卷网-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姿多彩的乐音世界》第6课时《第五命运交响曲》 【教材分析】 《第五命运交响曲》是湖南文化-出卷网-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姿多彩的乐音世界》第6课时欣赏课。《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诞生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由德国作曲家贝多芬操刀完成。创作期间,贝多芬深陷痛苦泥沼,耳聋无法治愈,爱情也因门第差距无果而终,再加上当时德国封建时期的压抑氛围,重重打击接踵而至。但贝多芬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被彻底激发,在与命运顽强抗争的过程中,他开启了创作的黄金期,这部《第五命运交响曲》应运而生。它不仅是贝多芬个人的心灵呐喊,更映射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人们渴望挣脱苦难、以斗争换取自由光明的坚定意志。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在音乐学习方面呈现出鲜明特点。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能力有所提升,不再局限于简单旋律,开始关注歌曲背后的情感、文化内涵。部分学生对音乐抱有浓厚兴趣,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对流行音乐尤为热衷,却对民族音乐、古典音乐接触较少,存在一定偏见。在演唱与演奏技巧上,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节奏感强、嗓音条件好,而另一部分学生在音准、节奏把握上存在困难。此外,八年级学生自尊心较强,在音乐展示时,部分学生因害怕出错,参与积极性不高,需要教师给予更多鼓励引导。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学生全面了解贝多芬的人生经历,熟知交响曲这一体裁特点,敏锐捕捉《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中两个主题在旋律、节奏、力度方面的差异,精准把握音乐传达的情感。 (二)艺术表现 能够准确哼唱、演奏两个主题旋律,在实践中锻炼音乐表现力,逐步培养独立剖析音乐作品的能力。 (三)创意实践 借助聆听、研讨、分析、归纳等多样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投身音乐体验,提升鉴赏交响音乐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对音乐的独特见解与创意。 (四)文化理解 深切体会贝多芬借音乐传达的与命运搏斗的精神,领悟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对多元文化的接纳包容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熟知交响曲体裁知识,透彻理解第一乐章两个主题在音乐元素上的差别。 2.深切感受音乐塑造的鲜明形象,体悟其中蕴含的情感与精神 。 (二)教学难点 1.引领学生自主深入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情感与主旨。 2.深度领会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实质,从专业和情感双角度透彻剖析作品 。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同学们,上课伊始,先请大家闭上眼睛,静下心来,聆听一段特别的声音。(播放命运主题的4个音动机) 大家听到了什么?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是不是像有一种力量在不断冲击、追问?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大家可以用身体跟着这个节奏轻轻摆动,感受一下它的速度、力度。现在,睁开眼睛,谁能来说说,听到这段声音,脑海中浮现出了什么画面,或者有怎样的情绪?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其实,这看似简单的四个音,背后藏着一部伟大的音乐作品———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震撼人心的经典,探寻它和命运之间的故事 。 书写板书《第五命运交响曲》。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教师:首先完整聆听音乐,感受乐曲的情绪是怎样?想象到到了怎样的场景?表现了作曲家怎样的思想? 预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