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4297

【新教材】湘艺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红梅赞》课件+教学设计+素材

日期:2025-10-15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1834974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四,教学设计,课件,红梅赞,单元,八年级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唱歌课型 【教学内容】 湖南文化-出卷网-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姿多彩的乐音世界》第3课时《红梅赞》 【教材分析】 《红梅赞》是湖南文化-出卷网-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姿多彩的乐音世界》第3课时唱歌课。《红梅赞》是歌剧《江姐》的主题歌 ,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歌剧《江姐》取材于罗广斌、杨益言的长篇小说《红岩》,讲述了江姐在解放战争期间因叛徒出卖被捕,面对严刑拷打仍坚贞不屈,最终英勇就义的故事。阎肃在创作主题歌时,起初写的《长江水手歌》未得到认可,在灵感迸发下想起之前写的赞扬梅花的歌词《红梅赞》,其傲雪凌霜的红梅意象与江姐的革命精神契合。作曲方面,羊鸣、姜春阳、金砂三位作曲家接受谱曲任务,羊鸣写出主题旋律雏形“红岩上红梅开” ,触发金砂灵感,他们怀着对先烈的敬仰,全身心投入创作,前前后后修改二十余次,才最终完成。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在音乐学习方面呈现出鲜明特点。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能力有所提升,不再局限于简单旋律,开始关注歌曲背后的情感、文化内涵。部分学生对音乐抱有浓厚兴趣,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对流行音乐尤为热衷,却对民族音乐、古典音乐接触较少,存在一定偏见。在演唱与演奏技巧上,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节奏感强、嗓音条件好,而另一部分学生在音准、节奏把握上存在困难。此外,八年级学生自尊心较强,在音乐展示时,部分学生因害怕出错,参与积极性不高,需要教师给予更多鼓励引导。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聆听、哼唱《红梅赞》,感受歌曲辽阔、激昂又不失抒情的曲调,体会歌曲中蕴含的坚定、英勇的情感,提升对音乐作品的感知能力,培养对红色经典音乐的审美情趣。 (二)艺术表现 能够准确地哼唱歌曲旋律,把握装饰音、音程大跳等演唱技巧,用饱满的情绪和恰当的音色表现出歌曲所传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增强音乐表现力。 (三)创意实践 鼓励学生对《红梅赞》进行简单的音乐创编,比如改变节奏、重新编曲等,或者为歌曲设计简单的表演形式,如加入朗诵、舞蹈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 (四)文化理解 了解歌曲创作背景、所反映的革命历史,深刻领会以江姐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奋力抗争、追求光明的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体会歌曲表达的红岩精神和革命内涵,感受江姐的英雄形象以及歌曲中蕴含的革命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2. 熟悉歌曲旋律,掌握歌曲的曲式结构,能够准确哼唱歌曲,把握装饰音、音程大跳等音乐特点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二)教学难点 1.准确把握歌曲中的装饰音,细腻地表达出歌曲情感,通过演唱将歌曲中蕴含的复杂情感和革命精神完美呈现。 2. 理解音乐与戏剧的融合,体会歌剧这一艺术形式独特的魅力,让学生能够从音乐角度深入剖析歌剧中人物的性格与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出一个谜题:“小小花儿爬篱笆,张开嘴巴不说话,红紫白蓝样样有,个个都像小喇叭。打一花卉。”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学生回答:牵牛花)看来大家都很聪明!那再看这一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这又描绘的是什么花呢?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学生回答:梅花)对,梅花。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赞美梅花,它常常被赋予坚韧、高洁的品质 。那在革命年代,梅花又有着不一样的象征意义。接下来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视频 ,大家仔细观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