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4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基础过关练 一、教材衔接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铆足(mǎo) 通衢(qú) 统筹(shóu) 慷慨(kǎi) B.夯实(hāng) 凛冽(lǐn) 雄浑(hún) 狂澜(lán) C.疟疾(nüè) 诠释(quán) 磐石(bán) 蔓延(wàn) D.淬炼(suì) 罹难(lí) 骤停(zhòu) 磨砺(lì)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是中华民族攻艰克难、迈向复兴的根本保障。 B.唯有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团结互助、合作共嬴,人类才能跨越重重险阻,共同开创光明的未来。 C.从“九省通街”武汉看神州大地,马路和街道逐渐变得喧闹,嘈杂市井升腾起熟悉的烟火气,工厂机器再度轰鸣,校园里又响起朗朗的读书声…… D.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3.下列句子中的“仿佛”与课文“100多年的历史记忆,仿佛一部时间简史,告诉我们和我们的子孙———中的“仿佛”,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桃树林的尽头是溪水的源头,旁边有一座大山,山上有个小洞,洞中仿佛若有光。 B.果园里果实成熟了,一个个柿子笑红了脸颊,仿佛一个个小红灯笼悬挂在枝头。 C.但赋文只叙述文姬在匈奴时情况的一些仿佛而止,没有叙述到她归汉后的经历。 D.他停住脚回过头,看见一个和他年岁仿佛的男子正从崭新的雪佛兰车中走出来。 4.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下面句子画横线部分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请简要分析。(6分) “当、当、当……”不久前,关闭了近百日的黄鹤楼重新开门迎客……钟声,传递的是信心,是希望,是一座城市渡尽劫波再出发的精气神。 二、语用综合 (2025河北十县联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8分) “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人才,关乎社会责任,关乎家国使命。历朝历代( 甲 ),中国共产党更始终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英才作为历史使命。“人才”的定义,始终和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 A 。 他们曾在烽烟里擎起战旗。长征荆棘横陈,红军大学的青年坚持“在行军中进行军事、政治与文化教育”,着戎装而负笈,在弹雨中研读;抗战山河染血,学子们高唱“像黄河之水 B ,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勇赴沙场,誓与民族共存亡。 他们曾在荒原上创造奇迹。( 乙 ),百废待兴的土地上,只有205所大学、11.7万名本专科学生;到1965年,全国高等学校数量增长一倍多,在校生人数达到67.4万。挺进茫茫戈壁,铸就“两弹一星”的惊世伟业;开掘汩汩油流,写下世界油田开发史上的传奇;砸下滴滴汗珠,奔赴内陆地区支援“三线建设”…… 他们曾在改革中挺立潮头。①当“春风”吹开关闭了10多年的高考考场的大门,②许多考点门口都拉起“祖国,请您挑选吧!”的横幅。③从1977年的大约27万余名幸运儿,④到高考恢复40年时的760余万录取人数,⑤祖国挑选的人才改变了祖国极大的面貌,⑥改革托举的教育最终成就了改革的大业! 他们求索未来。四川锦屏,地下2400米处的实验室里灯火通明,多所高校师生组队进驻、潜心精研,推动实现解开暗物质之谜的“中国突破”;贵州平塘,群山环抱中的“中国天眼”昼夜捕捉宇宙之声,首席科学家南仁东、李菂先后带领青年科研人员接力攻关,矢志刻下世界天文史上的“中国高度”。还有无数青年学子活跃在研发一线、世界舞台:他们组装的无人机,在国际比赛中高翔;发明的新材料,与世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