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6775

【教学评一体化】苏教版二上 奇妙的七巧板2《用七巧板拼学过的图形》(教案)

日期:2025-11-15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15633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七巧板,教案,用七巧板拼学过的图形,教学,奇妙,苏教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用七巧板拼学过的图形》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单元 综合实践 课题 《用七巧板拼学过的图形》 课时 一课时 课标要求 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要求学生结合七巧板拼摆活动,巩固对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认识,感受图形的组合与变换。经历观察、拼摆、交流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体会数学的趣味性与应用价值。 教材分析 作为“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实践拓展内容,依托七巧板这一传统教具,通过“拼学过的图形———拼大三角形———创意图案收集”,深化学生对平面图形特征的理解,培养图形拼组能力,为后续学习图形的面积、设计创意图形奠基,兼具数学性与文化传承性。教材以“用七巧板拼学过的图形”为基础,先引导学生用3、 4块板拼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再探究“大三角形拼组”,明确拼法与大小关系;最后鼓励收集创意图案,形成 “基础拼摆———深度探究 — 创意拓展”的学习链,逐步提升难度与开放性。 学情分析 学生已认识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基本图形,掌握七巧板的组成与简单特征,但对图形的多元拼组、变换关系理解较浅,需通过实践操作深化认知。二年级的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拼摆游戏”兴趣浓厚,喜欢通过动手尝试探索规律,但抽象概括拼组方法、创新设计复杂图案的能力较弱,需教师引导归纳与启发。 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拼摆七巧板,精准感知图形的组合方式、大小关系,能描述拼组后图形的特征,想象并创造新的拼摆方案,发展空间想象与建构能力。2.在创意拼摆中,鼓励学生突破常规,拼出独特图案,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感受数学的创造性。3.体会七巧板在图形学习中的工具价值,能运用图形拼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装饰图案),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联。4.通过小组合作拼摆、交流分享,提升沟通协作能力,学会倾听、质疑与分享,共同推进探究进程 教学重点 掌握用七巧板拼组学过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 )的方法,理解图形间的组合关系。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不同板块,创新拼出学过的图形,总结多元拼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七巧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温故 复习提问,温故孕新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图形魔法箱”,里面藏着咱们学过的图形!先猜谜语认一认。师提示:四四方方一个框,对边相等一样长,四个角儿都是直,装物绘图它来帮,它是……?师:正正方方一个娃,四条边儿都不差,四个角儿一样大,手帕魔方常是它。师:三条边儿围起来,三个角儿露在外,稳定牢固本领大,屋顶支架常依赖。师:两组对边平行站,形状不像长方形板,一拉就变真奇妙,电动门里能看到。师:对啦!这些图形都藏在七巧板里。课件出示:师:上节课咱们认识了七巧板的组成,谁来说说七巧板有哪几种图形? 学生:长方形。学生:正方形。学生:三角形。学生:平行四边形。学生:有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种图形。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 一、引新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课件出示:师:其实,这些图形都能从七巧板里“变”出来(师举起七巧板)!上节课咱们认识了七巧板的7块“图形小伙伴”,今天咱们就用它们当“魔法道具”,拼出这些学过的图形,开启“七巧板拼图形大冒险”!板书课题:用七巧板拼学过的图形 回顾“上节课认识七巧板的7块板”,实现新旧知识的自然衔接,让学生清楚学习是在原有认知基础上的拓展,同时使学生更快的投入到用七巧板拼摆图形的探究中,让教学环节推进更具方向性。 二、探究 合作探究,活动领悟探究1:拼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师:用七巧板能拼成哪些学过的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