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7750

10.《苏武传》课件(共27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212846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一 二 三 四 了解《汉书》的相关知识及苏武的生平事迹。 鉴赏体会对比手法、语言描写等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掌握文言知识,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脉络。 学习苏武的民族气节,培育爱国主义精神。 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①(虽)才高八斗 史学界:与司马迁并称为“班马” 文学界:与扬雄并被称为“班扬” 地理界:与张衡并被称为“班张” 辞赋:九岁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②(却)官卑位低 永平五年,有人向朝廷告发班固“私修国史”。皇帝下诏入狱。幸得其弟班超上书申说班固著述之意,地方官也将其书稿送到朝廷。汉明帝了解情况后,任命他为兰台令史,掌管和校定图书,先后任郎官、校定秘书、玄武司马(都是下级官吏)。章帝后期,班固辞官回乡为母亲服丧。 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③(竟)含冤被害 班固从窦宪北征匈奴以后,进入窦宪幕府。此时的窦宪,因平匈奴有功,骄傲日盛,窦氏家族在京城肆意强夺民财,侵害百姓,抢夺民女,甚至谋划杀死皇帝,后被和帝一举铲除。窦宪案发后,当时的洛阳令种兢对班固一家怀有私仇,种兢借机报复,将班固关进监狱拷打折磨,冤死狱中,卒年61岁。 《汉书》(《前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古代传记文学名著。其中还收录了西汉大量的辞赋和散文,有总集的性质。 记录了汉高祖元年至王莽新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历史,共100篇。分为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 性质 内容 史学价值: 作者能尊重客观实际,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赞扬清廉的官吏,流露了对人民的同情。 叙事详明,详赡严密,语言典雅繁复,富于文采,有骈体化倾向,对后世散文发展影响很大。 文学价值: 《汉书》 体裁 体例 《史记》 时间跨度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30年左右 3000多年 纪、表、志、传 本纪、列传、世家、书、表 两书合称为:“史汉” 第一部分(1段)缘由:奉命出使 第1层(2、3):因变被扣 第2层(4、5):自杀殉汉,卫律劝降 第3层(6):幽至大窖,流放北海 第4层(7、8):李陵劝降 第三部分(9、10段)结局:获释归汉 第二部分 (2--8段) 遭遇: 段一 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2、既至匈奴 3、置币遗单于 段二~四 1、素与副张胜相知 2、张胜许之 3、虞常果引张胜 4、引佩刀自刺 5、自抱持武 1、 <动使动> 把·····放回 2、<副>已经,……以后 3、 <动> 送给,赠送 1、<副>平素;一向 2、<动>答应;允许 3、<动>牵扯 4、<动>拿,举 拔出 5、<动>抱着 一、重点字词 段五~六 1、明日复然 2、幸蒙大恩 3、不平心持正 段七~十 1、因谓武曰 2、匈奴诡言武死 3、如惠语以让单于 4、谢汉使曰 5、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1、 <代> 这样 2、<副>有幸,幸而 3、 <动>保持,维持 1、<介>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条件,可译为“趁机”、“趁着” 2、谎称 3、<动>依照;遵从 4、<动>认错;道歉 5、<介>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从 一、重点字词 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2、与旃毛并咽之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4、空自苦亡人之地 5、信义安所见乎 6、法令亡常 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8、武父子亡功德 9、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10、前以降及物故 1、畔:通“叛”,背叛 2、旃:通“毡”,毛织品 3、去:通“弆”,收藏 4、亡:通“无”,没有 5、见:通“现”,显现 6、亡:通“无”,没有 7、亡:通“无”,没有 8、亡:通“无”,没有 9、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诀别 10、以:通“已”,已经 二、通假字 1、汉亦留之以相当 2、皆为陛下所成就 3、我丈人行也。 4、欲因此时降武。 5、且陛下春秋高 6、武等实在 7、兄弟亲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