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8653

5.1《论语》十二章课件(共4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149836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共读诸子 修身立心 第二单元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 百家争鸣人文主题 5. 《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礼记》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 6. 《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庄子》 7. *兼爱/《墨子》 儒家君子 仁者爱人 道家隐者 山高水长 墨家侠士 兼爱众生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 了解孔子 孔子 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 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 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 (1)30岁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学。 (2)30—50岁,欲仕不能。 (3)50—55岁,在鲁从政:县长、建设部副部长、司法部长。 (4)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 (5)68—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 一生经历 孔子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然的圣人)”“天之木铎(duó让上天都为之骄傲的宣扬教化的人或政教)”,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后世影响: 如果没有出现像孔夫子这样的人物,那么浩瀚的历史长河将会如漫漫长夜一般,显得寂静且无趣。表达了无数儒家学子以及后来学者对孔夫子为我们华夏文化传承教育作出的伟大贡献的无限敬仰。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①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 “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餮tiè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在孔子看来,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 ②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 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了解孔子思想 国君要像个国君,大臣要象个大臣,父亲要象个父亲,儿子要象个儿子。意在表达人在社会生活中要长幼有序,各行其是。 ③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④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 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⑤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⑥在品德方面,他主张“温、良、恭、俭、让”等。 了解孔子思想 克己:约束自己。复:恢复。礼:本指西周奴隶制的礼法,泛指古代社会的法则、礼仪。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论、行为都符合礼制。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已。 子曰:“ 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子曰:“譬如为山, 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曰:“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