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7 单元“总复习———乘法与除法的回顾整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六·三学制)·数学》二年级上册第 108~111 页“过 年———总复习”数与代数领域乘法和除法运算。 [教材分析] “总复习”是对全册所学内容的回顾、反思、梳理、提升,是更高层面上的二次创 新学习,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 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打下 坚实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对二年级上册乘法和除法运算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 习,通过核心问题的引领,让学生自然获得数学核心知识,探究和把握数学运算的本质 和思想方法,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发展模型意识,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 和应用意识,真正实现低年级学生对于数学的“深度学习”。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乘法运算和除法运算的意义,感悟乘法与加法模型、除 法与减法模型及加减乘除之间的关系,感悟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发展模型意识。 2.更加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除运算,熟练进行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 3.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4.在乘法口诀的应用过程中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体会乘法运算和除法运算的意义,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除运算,熟练 进行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感悟乘法与加法模型、除法与减法模型及加减乘除之间的关系,感悟除 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具] 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提出大问题,引领本节课 出示两张图片:水涨船高和风吹草动 师:我们先来看两个成语,知道他们的意 思吗? 预设:水和船、风和草都存在着联系。 师:其实呀,同学们,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着事物,事物和事物之间都处在联系之 中。咱们学的数学知识之间也存在着这样的联系,比如本学期我们在运算领域中学到的 乘法和除法运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从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就进入本学期的总复 习,我们先来回顾整理一下乘法和除法运算。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水涨船高”和“风吹草动”两个成语,引导学生认识到事 物之间存在着联系,进而引导学生意识到运算之间也存在着内在联系,数学知识的学习 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 二、情境创设,导入课堂 师:在这两幅图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文文有 4 串糖葫芦,成成有 3 串糖葫芦……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提问题时,要根据信息提问,例如:每串糖葫芦有 5 粒山楂,3 串糖葫芦一共有 多少粒山楂?且提问题一个人可以提出多个问题。) 预设: 问题 1:4 串糖葫芦一共有多少粒山楂? 问题 2:3 串糖葫芦一共有多少粒山楂? 问题 3:一共有多少个玉米? 问题 4:平均每个鸡舍住了多少只鸡? 问题 5:需要多少个鸭舍? 问题 6:树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设计意图】从“过年”这一真实情境入手,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贴近生活现实, 拉近了数学课堂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观察和提出问题的 能力。 三、合作探究,分版块回顾整理 1.乘法运算的回顾整理 (1)通过问题,回顾乘法运算 师: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4 串糖葫芦一共有多少粒山楂? 预设: 画图: 乘法:5×4=20(粒) 加法:5+5+5+5=20(粒) 这个环节交流时需要提问: ①为什么这样列算式(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②关于乘法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乘法算式的结果可以借助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2)梳理乘法和加法的关系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借助图形,用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