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1048

智慧广场“分类数图形”(教学设计)-青岛版63制2024二年级上册数学

日期:2025-10-2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29647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智慧,青岛,上册,二年级,2024,广场
  • cover
二年级上册智慧广场“分类数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 36-37 页。 [教材分析] 本“智慧广场”是在学生认识了基本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从“窗户上有多 少个长方形?”这一问题入手,旨在让学生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等一系列活动, 在观察对比中发现有序思考的方法,并且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 展。 教材呈现了从无序到有序的思考过程,有助于让学生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体会在 数图形的过程中先分类,再按一定的规律去数就会不重复、不遗漏,体验分类思想的优 越性。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明确有序数图形的方法,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抽象能力。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先分类,再有序地数,可以做到 不重复不遗漏,发展有序思维,渗透分类思想和初步的模型意识。 3.学会方法的迁移,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感受思考的有序性、完 整性,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初步的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 4.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对数学问题 的探索兴趣。 [教学重点] 在数图形的过程中,感知分类数图形的必要性,明确分类数图形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数图形的过程中,感知分类数图形的必要性,学会有序思考。 [教具] 多媒体课件 。 [学具] 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提供素材 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学们请你观察情境图,你 图 1 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见图 1)。 预设:窗户的形状是长方形。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窗户上有多少个长方形? 【设计意图】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使学生感到不陌生而且显得亲切,从而乐 于学习。 二、分析素材,探究方法 (一)探究 3 个小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初步感知分类思想 1.独立思考。 师:你认为有几个长方形? 预设 1:3 个。 预设 2:4 个。 预设 3:6 个。 师:同学们的想法各不相同,怎样才能知道到底有多少个长方形呢?(数一数。) 数一数是一种很好地学习方法。你想怎样数呢? 2.交流反馈。 师:刚才,我发现同学们数得这么认真,哪位同学愿意先来交流? 预设 1:我一共数出了 3 个长方形。 师:他先从左往右 1 个 1 个地数,有 3 个长方形,既有序,又清楚。 预设 2:我一共数了 4 个长方形。 师:第 4 个长方形是怎么数出来的? 预设 3:我一共数了 6 个长方形。 师:多出的 2 个长方形是怎么数出来的? 预设:每两个小长方形组成一个大长方形,也应该数上。 师:你认同哪种数法?为什么? 预设:第 3 种,数的更全面。 师:因为他数得更有序,所以更全面。 3.梳理方法。 师:谁能像他这样再来数一数? 指生板演 预设:我先 1 个 1 个地数出了 3 个长方形;2 个 2 个地数出了 2 个长方形;3 个 3 个地数出了 1 个长方形;最后列式:3+2+1=6(个)。 图 2 大家有什么疑问和补充吗? 4.建构模型 师:你能用这种方法数一数分别有多少个长方形?有多少条线段?(见图 2)先独 立思考,有答案后小组交流讨论,组长做好分工。 (生探究,师巡视。) 师:我看同学们都有答案了。哪个小组愿意分享你们的想法? 预设 1:6 个长方形。 预设 2:6 条线段。 师:回想我们数图形的过程,无论是数长方形还是数线段,都是怎样数的? 预设:都是先分类,再按 1 个 1 个的、2 个 2 个的、3 个 3 个地数出来的。 师:在数的时候都是先分类,再有序地数,这样数有什么好处? 师:正如大家所说的,像这样按图形的个数分类有序地去数,既不会漏数也不会把 同一个图形数两遍。也就是既不重复,也不遗漏。(板书:不重复、不遗漏)这就是我 们这节课研究的分类数图形。(板书课题) 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