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3254

第12课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课件(31张ppt)

日期:2025-09-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222225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2课,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课件,31张
  • cover
(课件网) 记承天寺夜游 第三单元第12课短文二篇 教学目标 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 学习动静结合、妙用比喻、情景交融等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两文的优美意境 感悟作者追求美的境界,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01 02 03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当夜幕低垂,月光如水,你是否曾漫步于庭院,感受过夜色独有的静谧与诗意? 千年之前,有位文人也在这样的月夜走出家门,他脚踏如水月光,在承天寺的庭院里写下了一篇流传千古的短文。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1、作家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晓畅,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代表作有文《赤壁赋》《石钟山记》,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题西林壁》、《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2、写作背景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十日所作诗篇中“潜龙”一语遭谤,被下御史台狱,于是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始出狱,史称“乌台诗案”。元丰三年二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却“不得签书公事”,实为看押。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2、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开头即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表明他在黄州贬所已经快满四年了。张怀民(名梦得)此时也谪居黄州,暂寓承天寺。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都因贬而获“闲”。本文即苏轼于元丰六年(1083年)在黄州任上所作的。 寝( ) 藻( ) 荇( ) 交横( ) qǐn zǎo xìng héng 播放名家诵读视频,用心听诵,并找出生字词进行注音。 朗读正音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xū)年号(1078-1085)。翻译文章时可直接保留,不译。 门 高兴的样子。 考虑,想到。 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贬官在黄州。 共同,一起 院子里 形容水的澄澈。 均为水生植物。 大概是。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三)【整体感知】 1、字词积累 (1)重点词语 念无与为乐者   念:考虑,想到。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于是。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至:到。 月色人户 户:门。 欣然起行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 教学过程 (三)【整体感知】 1、字词积累 (1)重点词语 怀民亦未寝 寝:睡觉。 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 相与步于中庭 步:散步。 相与步于中庭 中庭:庭院里。 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教学过程 (三)【整体感知】 1、字词积累 (1)重点词语 水中藻荇交横 交横:交错,纵横。 盖竹柏影也 盖:原来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只有。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教学过程 (三)【整体感知】 1、字词积累 (2)一词多义 与: 相与步于中庭。 跟,向。介词 念无与为乐者。 和,连词 空: 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旷澄澈 空谷传响。《三峡》 空荡荡的 教学过程 (三)【整体感知】 1、字词积累 (2)一词多义 遂: 遂至承天寺  于是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  打洞 寻: 寻张怀民  寻找 未果,寻病终  不久 教学过程 (三)【整体感知】 1、字词积累 (3)古今异义 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只是,只不过; 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耳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