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6505

2025-2026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件(共51张PPT)

日期:2025-09-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126937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三味,PPT,51张,课件,书屋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作者简介 鲁迅 (1881—1936) 鲁迅简介 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作品收在《鲁迅全集》里,本文选自《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搜集了10篇文章,大部分作品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晚年了,回忆起少年时代的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回忆自己早年的生活。 朝花夕拾 文章写于1926年,当时鲁迅被反动当局列入拟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他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而离开北京。这是鲁迅人生中充满变动,心情“空洞、芜杂”的一年,所以“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的鲁迅写了一些回忆旧事的文章来排除苦闷,寻求慰藉。这些回忆性散文以“旧事重提”为总名,陆续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结集出版时改题为《朝花夕拾》。 作品介绍 字词识记 确凿( ) 菜畦( ) 轻捷( ) 窜( ) 倘若( ) 觅食( )秕谷( ) 啄食( ) 和蔼( )宿儒( ) 蝉蜕( ) 淋漓( )盔甲( ) 倜傥( ) 人迹罕至( ) 人声鼎沸( ) záo qí jié cuàn tǎnɡ mì bǐ zhuó ǎi sù tuì línlí kuī hǎn dǐnɡ tìtǎnɡ 字词识记 垫高了枕头睡觉,形容不加警惕。 高枕而卧 少有人来,一般指地方荒凉偏僻。迹,足迹,罕,稀少。 人迹罕至 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 沸,水开。 人声鼎沸 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 鉴赏 确实。 确凿 轻捷 轻快敏捷。 课文探究 “百草园”“三味书屋”点名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 “从……到……”表明文章是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 1.揣摩标题的含义,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文章讲了什么? 课文探究 第一部分(1-9)记叙在百草园的生活; 第二部分(10-24)记叙在三味书屋的生活。 2.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将课文分成哪两部分? 全文分成两部分 快速默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想一想,这两部分是怎样连接起来? 百草园的生活 (1—8) 三味书屋的生活 (10—24) 过渡 承上启下 (9) 以空间变化为顺序安排文章结构 课文探究 第二段作者写百草园都写了哪些景物? 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藤和木莲藤、覆盆子等14种景物。 碧绿的菜畦 光滑的石井栏 课文探究 紫红的桑椹 高大的皂荚树 课文探究 课文探究 轻捷的叫天子 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肥胖的蜜蜂伏在菜花上 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 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课文探究 这些景物是通过什么词语连在一起的? 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把诸多景物连在一起。 第2段分别从哪些感官角度写了这些景物?体现了百草园的什么特点? 视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云雀)。 听觉: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触觉:“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