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语文开学反馈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58分) 9月3日阅兵仪式备受关注,小文收集到了相关新闻,请阅读后完成1-5小题的任务。(8分)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作为今年阅兵场上唯一一个全女兵方队,同时也是第一次出现在以抗战胜利为主题的纪念大会上的民兵方队,民兵方队备受关注,被称为阅兵场上的“花木兰”。 检阅队伍中,女民兵们身姿(A)弱不禁风,目光锐利而①坚yì,每一步正步都踏得铿锵有力,②锐不可当。今天,她们怀揣着最饱满的政治热情,以(B)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③锲而不舍的战斗意志,昂首阔步接受祖国与人民的检阅,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女性的 (C)兀兀穷年。 据了解,此次阅兵从15个省份抽组民兵参阅,覆盖抗战时期党领导的主要抗日根据地。她们有的来自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等战功赫赫、(D)骇人听闻的优良传统民兵队伍,有的来自创造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独特战法发源地的典型民兵组织,有的来自新中国成立后作出新贡献、发挥新作用的先进民兵群体。既体现民兵在抗战中的④zhu ó yuè贡献,也反映新时代民兵建设的新风采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新成就。 (来源:澎湃新闻网) 1.依次判断语段中粗体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①坚屹 ②锐不可当(dǎng) ③锲(qiè) 而不舍 ④卓悦 B. ①坚毅 ②锐不可当(dāng) ③锲(qì)而不舍 ④卓越 C. ①坚屹 ②锐不可当(dǎng) ③锲(qì)而不舍 ④卓悦 D. ①坚毅 ②锐不可当(dāng) ③锲(qiè)而不舍 ④卓越 2.上述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弱不禁风 B.朝气蓬勃 C.兀兀穷年 D.骇人听闻 3.请你为这条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分) 4.观看阅兵后小文想要写下自身感悟,请你帮他复习句子的修辞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拟人) B.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夸张) C.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镇头上有我的手印。(排比) D.许多亲爱的勇士在用他们的血和汗建造着新的中国,我这样不负责任的离开中国,难道不是一个罪人吗 (疑问) 5.小文在学习了新闻知识后,想进一步巩固理解,请你帮他选择正确的新闻知识()(3分) A.一篇完整的消息有五部分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是消息的核心。 B.人们常把“何时”“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五要素”,有些新闻要素齐全,也有些新闻会侧重某些要素。 C.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它最大的特点是真实客观和时效性强。 D 标题、主体、结语是一则消息中不可缺少的三部分。 6.古诗文默写,请根据提示将缺失的句子补充完整。(44分) (1)征蓬出汉塞, 。(王维《使至塞上》) (2) ,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3) 东皋薄暮望, 。(王绩《野望》) (4)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5)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两岸连山, 。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郦道元《三峡》 (7)古人的游历,是一场身心的行走。位于北京的幽州台中我们能感受陈子昂“① ,② ”旷古时空中,他潸然泪下的孤寂之感。诗人陆游途径山西村时,我们看到了“③ ,④ ”这是生活的绝处逢生,可悟人生锲而不舍、生机无限之理。同时也位于江浙一带的飞来峰,使我们回想起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表现自身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的诗句:“⑤ , ⑥ ”。 (8)古诗中常常蕴含着深深的爱国情怀,上学期我们学习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① ,② ”两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