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9340

第6课《散步》 课件

日期:2025-09-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173629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6课,散步,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七年级上册 《散步》 统编版(2024) 第6课 01 新课导入 生命如诗,在四季轮回中绽放。春来了,田野新绿,那是生命的色彩。家人相伴,漫步其间,该是何等温馨。可途中若遇分歧,又该如何抉择?且随莫怀戚一同走进《散步》,去感受那浓浓的亲情,看他们怎样在散步途中演绎一段动人故事。 02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一家人之间浓浓的亲情。 2.学习文中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形象和情感的方法,品味文章清新自然的语言。 3.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培养关爱家人、珍惜亲情的意识。 03 探究新知———作者简介 莫怀戚(1951—2014),原名莫怀琪,重庆人,中国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重庆师范大学教授。他的作品以小说为主,也创作散文,文风朴实细腻,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哲理,关注家庭伦理与人性温情。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东边日出西边雨》《大律师现实录》,散文集《散步》等。《散步》是其散文代表作之一,被选入多种语文教材。 03 探究新知———写作背景 《散步》写于 1985 年,当时的社会环境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人们在物质生活逐渐改善的同时,开始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家庭情感的维系。莫怀戚通过自身家庭生活的点滴感悟,创作此文。他想展现家庭中的平凡温馨,强调家庭关系里的相互尊重、关爱,以一次散步中的小分歧展现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呼吁人们珍视家庭亲情。 03 探究新知———文体知识 散文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抒发真情实感的文学体裁,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即内容广泛、形式自由,但中心思想明确、情感集中。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通过记叙一次散步的经历,表达作者对家庭责任和亲情的深刻理解。 04 预习检查———读一读 散 戚 熬 嫩 咕咕 歧 霎 粼粼 拆 步 莫怀 芽 分 时 散 sàn qī áo nèn gū qí shà lín chāi 一 水波 04 预习检查———多音字 ( )店铺 ( )后背 ( )熬白菜 ( )煎熬 熬 áo āo ( )背负 背 bēi bèi ( )泡桐 泡 pāo pào ( )铺张 铺 pū pù ( )泡茶 04 预习检查———词语解释 信服:相信并佩服。 分歧: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文中指一家人在散步路线上的不同想法。 取决:由某方面或某种情况决定(后面多跟有 “于” 字)。 一霎时:极短的时间;忽然之间。 两全:顾全两个方面。文中指 “我” 想既满足母亲走大路的意愿,又不委屈儿子走小路的想法。 粼粼:形容水、石等明净的样子。 05 整体感知———文题解读 “散步”是一个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行为,作为文题,它简洁明了,贴近生活,容易引起读者共鸣。同时,“散步”也是全文的中心事件,是贯穿全文的线索,通过这一行为,作者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情感,揭示了“责任”“亲情”“生命”等深层主题。 05 整体感知———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开篇点题,写 “我们” 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简洁地概括了本文的中心事件,用 “:” 紧接着补充交代散步的人,并点明散步者的身份和相互关系,引出下文事件的发展。 05 整体感知———文章结构 第二部分(第 2 - 7 自然段):具体叙述散步的经过,重点描写了散步过程中产生的分歧以及解决分歧的过程。这部分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理解,体现了亲情的温暖。 第 2 自然段:介绍母亲身体不好,“我” 劝母亲散步,体现 “我” 对母亲的关心。 第 3 自然段:描写初春田野的景色,新绿、嫩芽、冬水等景物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烘托出一家人散步时的愉悦心情,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轮回与延续。 05 整体感知———文章结构 第二部分(第 2 - 7 自然段):具体叙述散步的经过,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