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君子之志泽天下,少年应养君子之正气,做时代最强音!学校将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释·自强不息之义】 “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古人认为,天体恪守自身本性运行,刚健有力,永不停息。君子也应该发挥主动性,勤勉不懈,奋发进取。 何谓自强?自强是直面困苦的意志,在艰难面前不灰心丧气,不妄自菲薄。自强是君子气节,在危难面前,不委qū(屈 曲)求全,不卑躬屈膝;自强是置身名利之外的坦荡,心无旁wù(骛 鹜),不忘初心。自强不息的真谛就是:脚踏实地地做好分内的每一件事。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kè 屈 鹜 dì B.ɡè 屈 骛 tì C.ɡè 曲 鹜 tì D.kè 曲 骛 dì 2.第二段有个标点错误,应该将 。(2分) 【活动二:寻·自强不息之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自强不息、埋头苦干的人物。面对困难和挫折,积攒着力量,努力追求他们的梦想。孙中山先生的“百折不回,愈挫愈奋”的精神如雷贯耳,这种精神正体现了积极进取的奋发精神。在中国历史上,每当社会积弊日久时,总有志士仁人挺身而出,前仆后继,为民请命,或变法维新,或奋起革命,以推动社会发展。中国历史上开明政治家推行的政治改革实践,是中华民族积极进取精神的生动证明。无疑,当代中国的改革创新,就是对“革故鼎新”精神的历史继承与时代发展。总之,积极的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 3.文段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埋头苦干 B.积攒 C.如雷贯耳 D.前仆后继 4.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分) 【活动三:品·自强不息之气】 5.以“自强不息”为主题,你们策划组在制作海报时,有三幅备用图片,你会选择哪一幅作为海报的配图?请说明理由。(4分) 我选择: 理由: 【活动四:践·自强不息之德】 6.“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8分) 资料一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者,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资料二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人物事迹:2019年9月29日,袁隆平在人民大会堂接过了"共和国勋章"奖章。作为杂交水稻体系的开创者,袁隆平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技术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被人亲切地称作"杂交水稻之父",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英雄。 功成名就之时,袁隆平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心系人民的粮食安全,坚持每天下田研究,带领团队在水稻育种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研制出亩产更高的杂交稻品种,并于2020年在青海柴达木盆地成功培育出高寒耐盐碱的水稻,为我国农业发展指明了新的路径。2020年,袁隆平获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的共和国勋章。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1)说说资料一中的故事体现了怎样的自强不息精神。(3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