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陈太丘 与友期行 《世说新语———方正》 《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403一444年),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宗亲,袭封临川王,曾主管京城地方事务,任荆州刺史等职,有政绩。为人简素,爱好文学,身边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世说新语》是他和手下人杂采众书编纂而成,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全文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阶层的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况。 期 行 期:约定; 行:出行 “期行”:即约定日期出行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疏通字词 听读课文,划出朗读节奏。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读课文,疏通文意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陈太丘和一位朋友约好同行,约好正午(见面),正午过了那个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就不再等候离开了。 相约而行。期,约定 到达 放弃 离开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陈太丘走后那人才到达。元方当时才七岁,在门外嬉戏,那人问元方: 才 嬉戏 “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了你好久你不来,他已经离开了。” 那人便生气的说:“(你父亲)真不是人,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人丢下自己走了。”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通“否” 等待 不是 丢下,舍弃 “尊 君 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说:“你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你)正午不到, 就是不讲信用。” 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就是没有礼貌。”那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 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己家的大门。 拉 回头看 信用 就 我爸爸 惭愧 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不守信用-- 人物性格 “期日中,过中不至” 暴躁易怒-- -- 粗鲁-- 无礼-- 知错能改-- “友人便怒” “非人哉!” “对子骂父”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 答:(1)据理力争(懂礼识仪),有正义感,聪 明机智。 元方 陈太丘 知错能改 任情任性 聪明伶俐 冷静克制 方正耿直 维护父亲 坚持原则 方正耿直 友人 个性鲜活、 感情充沛的“人”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A:不失礼,因为是“友”失礼在前,先不尊重元方之父。 B:失礼,因为“友”毕竟是与父亲平辈,不应不尊重长辈。应该始终有礼貌,不能对客人置之不理,要给人以改错的机会,允许人家道歉。 思考探究 《陈太丘与友期行》让我们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告诉人们诚信是立世之本,要人们做一个守信人。 问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君:有礼貌地称呼对方,是第二人称的尊称。相当于“您”。 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是谦词,是对他人称自己的父亲。 抢答下列红体字的意思: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期日中 3.太丘舍去 4.去后乃至 5.元方时年七岁 6.尊君在不 约定 中午时分 不再等候就离开了 才 当时 年龄 通“否” 抢答比赛 抢答下列红体字的意思: 8.相委而去 9.则是无信 10.下车引之 11.元方入门不顾 7.待君久不至 等待 信用 丢下,舍弃; 离开 拉 回头看 文言文知识积累 通假字: 尊君在不 “不”通”否” 古今异义: 1.陈太丘与友期 古: 今: 2.太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