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2053

第10课 往事依依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共26张PPT)

日期:2025-09-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10310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6张,上册,七年级,语文,初中,2024
  • cover
(课件网) 10 往事依依 学习目标 1.能概括作者童年时的几件事情,了解作者的童年趣味生活。说出她对文学作品的感情。 2.能通过朗读,感受本文语言的优美,并能具体点评。 3.学会运用人物的情态等描写方法表现精神生活。 4.能举例说出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自觉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    于漪,1929年出生于江苏镇江。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她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漪“人民教育家”的国家荣誉称号。主要著作有《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等。 知人论世 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应《中学生阅读》编辑部的邀请撰写的一篇回忆自己童年学习生活往事的散文,发表在《中学生阅读(初中版)》1999年第7期的“追忆黄金时光”栏目上。 知人论世 1.重难字词。 徜徉(yáng)  雕镂(lòu)   镌刻(juān) 铭刻(míng) 谆谆教导(zhūn)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浩miǎo(渺) 险jùn(峻) chán(婵)娟 xuàn(绚)丽 眼花liáo(缭)乱 搜索kū(枯)肠 字词梳理 ①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 ②雕镂:雕刻。 ③浩渺:水面辽阔无边。 ④搜索枯肠:形容竭力思索。 ⑤历历在目:这里指过去的情景很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⑥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⑦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无处投奔,比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形容处境极端困难。 ⑧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字词梳理 词语解释 默读课文,概括“往事”。 作者依次都回忆了哪几件往事。 文章共写了六件事: ①小时我看山水画 ②小时我看《评注图像水浒传》 ③童年我读《千家诗》 ④初中听国文老师朗诵《南乡子》 ⑤初中听代课老师朗诵《南归》中的诗 ⑥聆听老师的教诲 概括方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看图 读诗 听课 与读书有关 归纳为 B D A C 浏览全文,划分文章层次。 第二部分(2—7):文章的主体部分,深情回忆求学生涯中促成自己心智发展的、难以忘怀的一些人和事。 第一部分(1):点题,简述对往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引出下文对几件往事的回忆。 第三部分(8):结尾由事入理,回忆美好往事对“我”的激励作用,并呼应开头,再次点题。 第4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引用这么多《千家诗》中的诗句?表达了她怎样的感情?   作者引用的诗句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排列的,这些诗句描绘了五彩纷呈的精彩世界,给生活带来绚丽的色彩,也让作者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这些诗句与生活融为一体,是作者自身修养的重要部分,表明读诗对于作者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感情。 第5段写了两位国文老师入情入理讲课时,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赏析。 运用动作描写,写老师朗诵时摇晃的动作,生动地写出了老师朗诵时的沉浸、陶醉及对学生的影响。 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第5段写了两位国文老师入情入理讲课时,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赏析。 运用神态描写和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凝注”从正面写出了老师教学时的专注神态,富有深情;学生的“鸦雀无声”“被深深感动了”从侧面表现出了国文老师的朗诵使学生身临其境。 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 童年生活可以写的往事很多,为什么作者选择这几件事情来回忆呢? 作者回忆的几件事都与读书(画)有关。作为语文教育专家,正是学生时代所读的书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