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2336

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统练四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09-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37534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北京市,答案,图片,试题,语文,统练
  • cover
北京师大附中2025一2026学年(上)初三语文 统练四 班级: 姓名: 学号: 1、 本试卷有六道大题,38道小题,共4项,考试时长90分钟,满分100分。 考 生 2. 考生务必将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 须 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答题纸交回。 4. 仔细审题,圈画题干。 知 一、基础运用(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一)字音字形 艺术采撷 毛猴是北京的传统手工艺品,其制作的独特之处在于用料。制作“毛猴”的材料全 部是中药。蝉蜕做成四肢,辛夷(玉兰花的花骨朵)制成身体。制作者常常把三五只毛 猴摆放在一起,布置成各种场景。有的再现老北京人迎亲、登高跷、送财神的民俗场景: 有的表现当下人们吃涮锅子、打排球、打乒乓球的生活画面。表现题材贴近生活,用料 独特,受到人们的喜爱。 沙燕儿是北京风筝的代表。它的头是燕子头的平面变形,其眉稍上挑,两眼有神, 再加上那对剪刀尾巴,使人一下子就会想到燕子。“沙燕儿”的结构简单,只由5根竹条 组成主骨架。翅膀的“膀兜”设计能使沙燕儿飞行性能优于其他类型的风筝,在风小时 能起,风大时也能稳。精致擅飞的沙燕儿承载着北京人儿时的记忆。 1.你检查文段中加点的词,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A.蝉蜕 B.布置 C.眉稍 D.精致 行走于中华大地,文化的印记无处不在。无论是北方的粗犷豪放,还是南方的脉脉温 情,无论是东海之滨的广阔无垠,还是西域边塞的神秘莫测,每一处都迷漫着浓郁的文化气 息。这些文化印记不仅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更融入了我们的血脉和灵魂。这个夏天,让 我们共同奔赴一场时光穿梭之旅—一探访古老村落,在古韵街巷中徜徉,探寻历史古迹 和文化瑰宝,让文化照亮我们的前行之路! 2.有同学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音、字形作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脉脉温情”中的“脉”和“血脉”中的“脉”都读作“mò”。 B.因为表达的是“充满、布满”的意思,所以“迷漫”中有错字。 C因为表达的是“融合”的意思,所以“融入”中没有错字。 D.“奔赴”在这里的意思是“奔向目的地”,其中没有错字。 活动一穿越古今毕业礼一一簪花送远行 北京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上)初三语文练习五第1页(共14页) 老师为学子簪花正冠,意在祝贺褪去昨日青涩稚嫩的少年,如今【甲】风华正貌, 学有所成,即将踏上锦绣前程。 。师长以花簪于学子冠发,古已有之《乙:唐 代为新科进士庆祝的杏园宴上,同榜最年少的两名进士在长安街【丙】坊上遍游名园, 采折名花簪戴以表示荣登金榜、【丁】炙手可热。到了宋代,闻喜宴上赐花簪戴已成为一 项隆重的仪式。清代沿袭古制,删繁就简,进士中举后前往国子监行拜谒簪花礼。 3.请依次对活动文案中黑甲】【乙】【丙】【丁】四处的字形、标点、字音、成语的使用情 况进行检查,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氯甲】处“风华正貌”的“貌”错误,此成语意为“风采、才华正盛”,应写作“茂”。 B.【乙】处冒号需改为句号,该句总领了下文“唐”“宋”“清”三个句子的内容。 C.《丙】处的“坊”读fang或fang,读一声时意为街道里巷,所以此处应读fang。 D.置丁》处成语“炙手可热”使用正确,能够形容新科进士气焰很盛,仕途顺利。 板块一:意义与目标 建设花园城市,传承北京自然山水格局和古代营城智慧,谱写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 护与首都绿水青山融合发展新篇章。是推进美丽北京建设、为美丽中国建设作贡献的有 力举措,也是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的重要路径。 《北京花园专项规划(2023-2035)》提出,到2035年,打造大绿大美绿色屏嶂,夯 实大地田园景观基底,构建水绿联通的生态网络,完善休闲游憩绿色网络,把北京建成 天蓝水清、森拥园簇、秩序壮美、和谐宜居的花园之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