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963182
5.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件(共29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611090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2025-2026
,
必修
,
选择性
,
语文
,
高中
,
统编
(
课件网
) ———《孟子·公孙丑上》第六章 学 习 目 标 壹 贰 叁 肆 了解孟子及其作品,了解孟子的思想。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理清论证思路,赏析本文写法方面的特点。 把握孟子“仁政”的观点,理解其现实意义。 重点 难点 孟 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 主张“性善论”,最早提出“_____”思想,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他到各国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仁、义”为中心的“_____”“_____”。 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齐宣王)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_____”。 民贵君轻 仁政 王道 亚圣 导3 《孟 子》 《孟子》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一般认为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而成,属先秦语录体散文集,共7篇。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 导3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封建制已经在各国确立。各诸侯国互相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割据混乱的局面已成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尖锐激烈的社会变革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激起了新旧势力和各种不同政治主张的剧烈斗争。当时社会两大显学“杨朱心学全性保真”“墨家兼爱非攻”。 儒家当时式微,孟子针对性提出了 “仁政”“王道”学说。与孔子一样,他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推行于天下。 写作背景 导3 忍人:狠心对待别人。(忍:狠心、残忍) 不忍人:不狠心对别人,怜爱别人。 不忍人之心:怜爱别人的心。 解 题 导3 通读课文,明确字音、句读。 明确字音: 孺子(rú) 怵惕(chù tì) 恻隐(cè) 内交(nà) 要誉(yāo) 羞恶(wù) 导3 1、翻译文本。 借助书本注释及工具书,圈画、识记重点词义及句式,疏通文意。 2、开篇体现了孟子什么主张?怎么进行推论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应包括哪四个方面?这四方面分别是儒家什么思想的开端? 4、我们有这四端是不是就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呢?。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思 议 小组之间完成以上问题,整合思路(6) 展 小组代表汇报成果。(9)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①有不忍人之政矣。以②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③之掌上。 【译文】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先王有怜爱别人的心,于是有了怜悯体恤别人的政治;用怜爱别人的心实行怜悯体恤别人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像在手掌上转动东西一样容易了。 研读第一层 ①于是,就。 ②用 ③运转,转动。 中心论点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正确语序:治天下可(于)掌上运之。 评9 所以①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②见孺子③将入于井,皆有怵惕④恻隐⑤之心;非所以内交⑥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⑦于乡党⑧朋友也,非恶⑨其声而然也。 研读第二层 ①…的原因②忽然③小孩子④惊骇、恐惧⑤哀痛、怜悯⑥结交。内,同“纳”⑦博取名誉。要:求取⑧乡里。指同乡的人⑨厌恶 【译文】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是因为)如果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了,都会产生恐惧同情的心理;不是因为想和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想在乡里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 状语后置句 由是观之①,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②之心,非人也;无辞让③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④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共3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025-09-26)
《谏太宗十思疏》课件(共2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025-09-26)
《阿房宫赋》课件(共2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025-09-26)
《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共4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025-09-26)
《谏太宗十思疏》课件(共2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025-09-2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