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当代 徐悲鸿 《奔马图》 从原始社会起,人们就有将农事、祭祀、战争、节庆等活动用美术手法表现出来的习惯。而作为和平时期重要生产资料的耕牛与战争时期宝贵作战资源的战马,则是艺术家们热衷表现的题材。这些作品不仅体现出艺术的魅力,也从某种意义上反映着当时的国力。 你了解古代的牛和马吗? 明 张路 《老子骑牛图》 (新教材)苏少版七上第7课(第一课时) xxxx 耕牛·战马 目 录 三、赏析《五牛图》 四、试一试用毛笔表达 一、牛、马题材在各类美术作品中的表现 二、从《五牛图》看中国画的表现形式 一、牛、马题材在各类美术作品中的表现 你知道哪些有关牛马的题材的美术作品? 分析讨论 在农耕时代,渗透到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牛与马,是各类美术作品中频繁出现的角色,如新石器时代云南沧源岩画所表现的狩猎景象,汉代画像砖上气氛紧张的《水陆攻战图》等等。 云南沧源岩画 新石器时代 《水陆攻战图》东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 唐代造型饱满的浮雕 《昭陵六骏》 唐代,歌颂帝王生前骑过的战马以浮雕的形式列置于陵前。 骑马狩猎俑(三彩绞胎) 唐代 色彩浓重的三彩骑马狩猎俑 (北宋) 李公麟 《五马图》 五牛图(中国画) 唐代 韩滉 宋代《五马图》中对人与马的细腻刻画 牡牛图(中国画) 南宋 李椿 春牛图(局部)(中国画) 李可染 中唐《耕牛图》 宋 李迪《风雨牧归图》 唐 韩干《照夜白图》 当代 溥佐 《春江饮马》 狩猎图(局部) 元代 无名氏 元世祖出猎图(局部) 元代 刘贯道 我们从中看出牛、马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也看到人们对它们倾注的特殊感情。 二、从《五牛图》看中国画的表现形式 现在我们打开这幅画卷,怎么打开呢? 应该从哪个方向开始看呢? 中国画的手卷,习惯上从右向左展开观赏。 中国画中牛是如何表现的? 中国画在技法上是如何划分的? 中国画在形式上可以分为追求细腻表现的工笔画、着重描绘意态神韵的写意画,以及结合工笔与写意某些特征的兼工带写画。 表现技法(表现形式) 写意 兼工带写 工笔 工笔画,画面工整、古朴 五牛图(中国画) 唐代 韩滉 工笔 写意 兼工带写 三、赏析《五牛图》 绘画语言(内容) 绘画语言(构图) 绘画语言(用笔) 绘画语言(用色) 主题与情感 荆柯蹭痒 右边的第一头牛,把路旁一丛小草咬了一口,正咀嚼得津津有味,它低侧着头得意地瞧着观者,露出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态。 绘画语言(内容) 纵趾而鸣 第二头牛则昂起头向前瞻望,并加快步伐往前赶,似乎是要追上前面的伙伴。 第三头牛却端端正正地站在画卷的中央不动,它面向观众,张口“哞哞”地叫,好像在呼唤前后面的同伴,又像是对前面的路途和方向发出疑问。 翘首前仰 回首舐舌 第四头牛正举步踟蹰,回首顾盼,它半伸着舌头舐着下嘴喘息着,犹豫着,眼里露出惊奇的神色。 缓步前行 通过低头悠闲地食草、翘首前行、回顾舐舌、纵趾而鸣、缓步而行,令人回味无穷。 最后的第五头牛,穿上鼻环,带着缨络,神色异常严肃庄重,缓缓地向画外的天地走去。 画家通过牛各自不同的面貌、姿态,表现了它们不同的性情:活泼的、沉静的、爱喧闹的、胆怯谨慎的。 低头食草 昂头瞻望 端正站立 回眸吐舌 庄重缓行 耿直 沉静 (悠闲) 谨慎 高傲 活泼 从《五牛图》中各自的造型来看这些牛的性格 绘画语言(构图) 《五牛图》画中的五头牛从右至左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整幅画面除了一只牛旁边有一小树外,别无其他衬景。 中间特设正面透视的一只牛,从构图立意看,有间隔视觉的作用,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 线描 - 在中国画中,线描既是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画种,又是造型基本功的锻炼手段,还是工笔画设色之前的工序过程。线描不仅可以勾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