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写时间: 20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20 年 月 日至 日 年级: 五年级 总序第 个教案 课 题 算法的描述与验证 共 1 课时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算法的常用描述方法 认识算法验证算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算法的常用描述方法 教学难点 算法的验证过程。 教学策略 任务驱动法、、讨论法、实践法、小组合作法 教 学 过 程 课前、课中反思 一、导入 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需要按照一定步骤完成的任务图片,如煮鸡蛋、整理书包、制作一杯果汁等。 提问学生:“完成这些任务有没有一定的顺序和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算法的描述与验证。 二、探究新知 (一)算法的描述介绍描述算法的常见方法, 1、以 “如何安排周末一天的活动” 为例,让学生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例如:早上 8 点起床,洗漱后吃早餐,9 点到 11 点阅读书籍,11 点到 12 点帮忙做家务,12 点吃午餐…… 2、讲解流程图的基本元素,如开始 / 结束框、处理框、判断框、流程线等,并通过具体例子说明每个符号的用途。例如,用流程图表示判断一个数是否大于 10 的算法,开始框后接处理框输入数字,再通过判断框判断是否大于 10,根据判断结果走不同的流程线,最后用结束框结束算法。 以 “计算两个数的乘积” 为例,逐步演示绘制流程图的过程。 (二)算法的验证 根据算法特征验证 展示一个用流程图描述的算法(如计算 1 到 10 的累加和的算法,但其中存在步骤错误或不符合算法特征的地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算法的特征进行检验。 组织学生小组间合作讨论,从算法的特征角度对该算法进行验证。 请小组代表小结,分享验证结果,并说出自己小组验证的过程,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指出不足。 用数据验证算法 以计算三角形面积的算法为例,展示用不同的测试数据测试算法的方法。三角形面积公式为 S = 1/2 * 底 * 高,给出不同的底和高的数据,如底为 4,高为 5;底为 6,高为 8 等,让学生根据算法进行计算。 让学生打开对应的流程图,输入一组数据,根据流程图逐步自主进行验算,核对结果是否正确。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遇到的问题。 展示部分小组验算结果,引导其说一说验算过程和方法。 用计算机程序验证算法 展示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程序(如计算圆周长的程序,程序代码为:r = float (input ("请输入圆的半径:")); c = 2 * 3.14 * r; print ("圆的周长为:", c) ),引导学生了解用计算机程序验证算法的方法。 让学生打开并运行给定的程序,输入数据,观察运行结果是否正确。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遇到的问题。 展示部分小组验证结果,引导其说一说验证过程和方法。 三、总结与作业 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算法描述方法以及验证算法方法。 2、布置作业: 课本P15页 课后反思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讨论,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对于算法特征和验证方法的讲解,可以多举一些反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同时,在作业布置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不同难度层次的题目,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环节,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有所收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