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宇 宙 的 边 疆 ———卡尔·萨根 伟大的科学普作家———卡尔·萨根 卡尔·萨根( Carl 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作者简介 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宇宙》 20世纪80年代,卡尔·萨根主持拍摄的13集电视片《宇宙》,被译成10多种语言在60多个国家上映,数亿观众观看了这部片子。20世纪末,我国开始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的影响下,学科技、用科技、发展科技的热潮渐起。为了吸收世界先进的科研成果,一大批学者相继介绍、翻译了大量的国外科技著作。于是,《宇宙》被翻译介绍到我国。《宇宙的边疆》就是萨根为《宇宙》第一集撰写的解说词。 写作背景 科普文、解说词 科普文是解说、介绍、普及科学技术的说明性文章。它一般用轻松、活泼的笔调,解说、普及某一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内容生动,题材广泛,篇幅简短,具有科学性(逻辑性、严谨性)、文学性、通俗性等特征,语言准确简明、生动形象。 文体知识 科 普 文 科学性:运用较多的科学术语和科学研究成果。 逻辑性:主次分明,逻辑清晰。 严谨性:列出关键数字,精准周密或用词准确,严谨周密。 1.作为一篇科普文,作者卡尔·萨根在文中向我们普及了哪些有关宇宙的知识,迅速浏览课文,请找出相关概念。 2.根据文本,请同学们制作一份宇宙结构图,并由此决定返回地球的路线。 宇宙 星系 本星系群 M31 银河系 太阳系 太阳 地球 首先,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 其次,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从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 第三,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畏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了某种契合。 本文是按照“宇宙—星系(本星系群、子星系)—恒星—行星—太阳系—地球”的空间顺序进行介绍的。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 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a.列数字。如“宇宙间有若干千亿(1011)个星系。每个星系平均由1000 亿个恒星组成”。列数字可以使人对事物的大小、数量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b.作比较。如“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 万英里,约30万千米,也就是7 倍于地球的周长”。作者把光每秒传播的距离和地球周长作比较,使我们对光的传播速度有了具体可感的认识。 c.举例子。如“在那里有红色行星———火星”。作者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在气体行星及其冰冻卫星的内侧就是充满岩石的温暖的内太阳系”。 解说词是对展览、实物、影视、图片或历史文物等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文体。根据被解释的对象的不同,解说词可分为文学性解说词和平实性解说词。用于吸引游客参观游览的导游解说词和用于电影电视风光片的解说词,多用散文手法,既有抒情又有解释说明,语言绚丽多彩,情感真挚浓郁。用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