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6910

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共4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190689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词,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十年生死两茫茫,一刻相逢泪千行 江 城 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壹 教学目标 贰 重点难点 叁 课堂导入 肆 探究新知 伍 教学目标 陆 重点难点 柒 课堂导入 捌 探究新知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一刻相逢泪千行 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读懂诗词,背诵全词。 梳理词人的情感脉络,理解词中表达的生死离别之情及深切思念。 鉴赏词中虚实结合、以景结情等艺术手法,感受词中意境之美。 感受苏轼对妻子诚笃的感情和身世沧桑之感。 教学目标 1.梳理词人的情感脉络,理解词中表达的生死离别之情及深切思念。 2.鉴赏词中虚实结合、以景结情等艺术手法,感受词中意境之美。 3.感受苏轼对妻子诚笃的感情和身世沧桑之感,理解苏轼通过诗词传达的对人生无常和生死哲理的深刻反思。 重点难点 “我们印象中的苏轼,是‘明月几时有’的旷达仙者,是‘竹杖芒鞋’的洒脱行人。但他的生命底色里,始终有一抹无法被照亮的温柔与哀伤。那便是‘明月夜,短松冈’ 的清冷辉光,是‘尘满面,鬓如霜’的落魄风尘。明月是高悬于天的永恒向往,尘土是匍匐于地的生命实况。这首《江城子》,正是这天与地、仙与凡、理想与现实之间最深情的对望。让我们一同走入这个由明月与尘土交织的梦境,去看一看,豪放词宗心底那最不设防的柔软与沧桑。” 课堂导入 遇见苏轼 那个写梦的人 壹 走进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人,北宋文学家。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代表。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嘉祐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苏轼曾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颍州等地的知州,官至礼部尚书。又曾被贬黄州、惠州、儋州,北还后的第二年病死于常州。 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一格。他与北宋的黄庭坚合称“苏黄”,与南宋的陆游合称“苏陆”。 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影响深远,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其画开创了湖州画派。 文 书 诗 画 词 文学成就 古代诗歌题材之一,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始于西晋潘岳的《悼亡诗》三首。现在广义的悼亡诗也指对亡故亲人或朋友表达追悼、哀思的诗歌。代表诗人有潘岳、元稹、李商隐、纳兰性德等;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 悼亡词 这首悼亡词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苏轼徙知密州(今山东诸城)时所作。苏轼十九岁时,与十六岁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这对苏轼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不言而喻。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词题中“乙卯”指的是熙宁八年,此时苏轼年已四十。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创作背景 王弗(1039年—1065年),苏轼的结发之妻,眉州青神人。幼承庭训,颇通诗书。16岁嫁给苏轼。她聪慧谦谨,知书达理,刚嫁给苏轼时,未曾说自己读过书。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苏轼问她其他书,她都说略微知道,有“幕后听言”的故事。王弗对苏轼关怀备至,情深意笃,恩爱有加,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治平二年五月去世,时年27。 王闰之(1048—1093) ,眉州青神人。她是王弗的堂妹,苏轼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出嫁之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