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辨析常见的逻辑错误,掌握形式逻辑的三个基本规律。 第1课时 “逻辑”的多种含义 知识点一 “逻辑”的不同用法 知识点二 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议题 准确理解“逻辑”的含义 ◆ 新课导学 ◆ 新课探究 ◆ 总结归纳 ◆ 课堂评价 知识点一 “逻辑”的不同用法 1.现代汉语中的“逻辑”,或者与_____同义,或者指“逻辑规律与规则”, 或者指认识问题的某种_____,或者指“逻辑学”这门学问。 “规律” “思维方法” 2.具体表现(不同的用法) (1)“规律”意义上的“逻辑”是_____的研究对象。 (2)“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_____意义上的“逻辑”才是逻辑学 的研究对象。 所有科学 “思维方法” 3.逻辑学研究的目的 (1)逻辑学研究试图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以区分 _____的思维方法和不正确的思维方法。 (2)作为工具性学科的逻辑学是为把握_____服务的。 正确 “规律” 知识点二 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1.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历史上人们曾把所有研究_____与方法的学问都称为逻辑学。随 着学科分化,人们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学问称为形式逻辑, 把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的学问称为辩证逻辑。 (1)狭义:狭义的逻辑学通常指_____。 (2)广义:广义的逻辑学不仅包括形式逻辑,也包括辩证逻辑等。 思维规律 形式逻辑 2.形式逻辑 (1)推理问题 ①构成:推理是由_____和_____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 结论的理由。 ②核心任务: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 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_____。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 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_____和_____。 前提 结论 形式结构 规律 规则 (2)论证和论辩 ①论证: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_____”,就构成了通常所 说的“_____”。 ②论辩: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说服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用 这样的论证方式去反驳别人的观点,就构成了“_____”。论证和论辩中 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说服的效果。 (3)意义: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 基础。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论据 论证 论辩 议题 准确理解“逻辑”的含义 【情境创设】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所以,只 有马克思主义才能使拉法格有生以来第一次清楚地把握“世界历史的 逻辑”。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 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 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 仅是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好其他学科、处理日常生活问 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有的同学说:“我不学逻辑,照样会运用概念、判断,会推理, 也会论证。”不学形式逻辑,你运用概念、判断,进行推理、论证, 就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学了形式逻辑,就可以由盲目性变为自觉性。 【问题探究】 “逻辑”是一个多义词。请说明材料中“逻辑”的不同含义,并分析其关系。 [答案] ①材料中“世界历史的逻辑”中的“逻辑”与“规律”同义;“逻辑思 维能力”和“科学的逻辑方法”中的“逻辑”都指“逻辑规律与规则”或“思维 方法”;“学逻辑”和“形式逻辑”中的“逻辑”都指“逻辑学”。 ②“规律”意义上的“逻辑”是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是“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思维方法”。逻辑学研究试图将逻辑规律与 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以区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不正确的思维方法。 作为工具性学科的逻辑学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 【成果共享】 主要含义 适用范围 举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