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新课导学】 知识点一 1.共存 突出重点 2.联言判断 3.(1)联言支 联言支 联言判断 (2)联言支 联言判断 联言支 知识点二 1.实践 2.选言判断 3.相容 不相容 4.(1)选言支 否定 结论 选言支 (2)选言判断前提 选言判断前提 思考 不能。相容的选言推理是以相容的选言判断作为大前提的选言推理。因为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支是相容的,即选言支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同时为真,所以在进行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不能必然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知识点三 1.假言推理 2.假言判断 3.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 充分必要条件 4.(1)前件 后件 后件 前件 (2)前件 后件 前件 后件 后件 前件 (3)前件 后件 前件 后件 后件 前件 前件 后件 后件 前件 5.前提 6.真结论 【新课探究】 议题一 思考 老师的话是正确的。因为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这个联言推理的前提所断定的两种情况分别存在,在结论中可以断定它们同时存在。 议题二 思考 ①《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的导演或者姓黄,或者姓孙,或者姓白;《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的导演不姓黄(因为每个导演的姓同他自己导演的电影的片名的第一个字不相同),也不姓孙(因为其余两位导演中的一位姓孙)。所以,《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的导演姓白。②《孙悟空和小猴子》的导演或者姓黄,或者姓孙;《孙悟空和小猴子》的导演不姓孙(原因同上)。所以,《孙悟空和小猴子》的导演姓黄。③综上,《白娘子》的导演姓孙。 议题三 思考 (1)批评家、歌德采用的都是假言推理方法。 批评家的话“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可理解为:只要是傻子,我从来就不给让路,你是傻子,所以,我就不给你让路。这个推理的前提和结论都省略了。歌德的话“而我则相反”可理解为:只要是傻子,我从来就给让路,你是傻子,所以,我给你让路。这个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也都省略了。 (2)同学们的三个推断都是错误的,刘明可能会也可能不会被选中。①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是市级三好学生,不必然肯定后件———被选中。②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英语水平很高,不必然肯定前件———被选中。③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身体素质好,不必然否定后件———被选中。 【课堂评价】 1.C [解析] 联言推理的分解式是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C项正确。 2.A [解析] 联言推理的分解式、合成式中前提与结论的关系不能等同于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故B不选。联言推理的合成式中只有各前提支判断真,结论才真;分解式中联言判断真,其支判断必真。C说法不准确,不选。D中联言推理的合成式与分解式的特点说反了,不选。 3.A [解析] ①②符合题意,在不相容选言推理过程中,能够使用的推理形式是肯定否定式、否定肯定式;③④不符合题意,这两项不是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形式。 4.A [解析] 材料中隐含了一个推理:如果大路旁边李子树上的李子好吃,那么就会被人摘去(如果p,那么q),李子没有被摘去(非q),所以一定不好吃(非p)。该推理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但是否定前件不能必然否定后件,因此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本题选A。 5.D [解析] 本题是对假言推理的考查。解答此题要考虑假言推理的规则。具体如下,根据题干可知“只有下雪或刮风,美美才不在阳台上做瑜伽”,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这种判断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冬夜没有刮风,如果再加上“没有下雪”这一前提,则美美在阳台上做瑜伽,故D项正确。第3课时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 知识点一 联言推理及其方法 1.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