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8551

5.1《论语》十二章课件(共5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229372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 ———先秦诸子,百家散文 4. 《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礼记》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 5. 《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庄子》 6. *兼爱/《墨子》 儒家君子 入世推仁 道家隐者 出世超脱 墨家侠士 兼爱众生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原有的政治规则和伦理道德逐渐被颠覆,礼崩乐坏,诸侯割据,互相征伐。面对这样的乱世,知识分子纷纷思考救国救民的良方。 先秦诸子的学说在中国思想史上上占有崇高地位,后世思想学派莫不渊源于此,诸子著作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贵资料。 先秦诸子散文 导3 部编教材 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诵读、翻译,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理解《论语十二章》的内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 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孔子关于“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对孔子的思想进行思考与评价。 ○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论语》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特点,感受其蕴含的思想魅力,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义、礼”等,认识《论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习目标 导3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省曲qū阜fù市)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曾长期聚徒讲学,开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 孔子晚年修订六经(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他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 知人论世 导3 创作背景 春秋末期周朝的礼制日渐崩坏,名存实亡,社会处于大的动荡阶段。人们本性中最原始的欲望如脱缰野马,肆意践踏礼制下的人伦理念。 在生活呈现“礼崩乐坏”的局面下,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和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 导3 解题 《论语》十二章 《论语》:编纂(编辑)的言论。“章”指诗文、歌曲的段落。 《论语》十二章,即从《学而》《八佾》《里仁》《雍也》《泰伯》《子罕》《颜渊》《卫灵公》《阳货》九篇中选了十二章。 导3 预习检测———正音 如乐( )何 八佾( ) 自省( ) 文质彬彬( ) 譬( )如 未成一篑( ) 子罕(  ) 迩( )之事父 x ng yuè bīn pì kuì yì hǎn ěr 导3 请借助注释,解释重点词语并疏通句意,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十二章分别阐述了什么道理。(学生讲解)(15) 思 议 小组之间再读课文,整合思路。(6) 展 小组代表汇报成果。(9) 文本研读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做事勤勉,说话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了。” 敏:勤勉。 而①:表并列。 就:到,接近,靠近。 有道: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 而②:表顺承。 正:使动,使......正,匡正。 焉:代词,自己。一说:语气词。 已:同“矣”,句尾语气词。 表陈述,相当于“了”。 评9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评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仁爱,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不讲仁爱,怎样对待音乐呢? 而:表假设,如果。 如…何:固定句式,译为“怎样对待…呢?”“把……怎么样?/对…怎么办 ” 文化常识:“佾yì”指古时乐舞的行列。古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