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8785

浙美版(2024)七上 第四单元第9课《瓶花雅事》课件(19页)+教案+素材

日期:2025-10-01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58次 大小:298924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瓶花雅事,教案,19页,课件,9课,美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瓶花雅事》教学设计 课题 瓶花雅事 单元 四 学科 美术 年级 七 本课选自浙美版七年级第四单元,通过"瓶花"这一传统文人雅事为载体,融合陶艺制作与插花艺术两大模块。教材以清代虚谷《瓶菊图》为文化切入点,系统介绍了中国插花艺术的历史渊源(始于隋朝之前)及东方"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重点呈现泥条成型与拉坯成型两种陶艺技法,并辅以泥条装饰、粘贴装饰、雕刻装饰等创新手段,最终实现"用陶艺作品装饰生活空间"的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具备基础的手工操作能力,但陶艺专项技能经验有限。该年龄段学生: 对传统文化有初步认知,但缺乏深度理解动手实践兴趣浓厚,喜欢个性化创作空间造型能力处于发展阶段,对立体结构稳定性控制较弱,情感上渴望通过作品表达自我,需要教师提供阶梯式创作支架。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审美感知通过分析《瓶菊图》等传统艺术品,理解"瓶花"艺术中线条、造型、意境的审美特征艺术表现掌握泥条成型法的6个基础步骤,独立完成高度10cm以上的花瓶素坯制作文化理解认识中国插花艺术"人与自然联结"的哲学内涵,理解传统工艺与生活美学的关系创意实践运用至少一种装饰技法(泥条/粘贴/雕刻)完成个性化花瓶设计 重点 泥条成型法中"盘筑瓶身"和"表面抹光"技术的规范操作(依据教材P3步骤2-3)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花瓶与插花图片,提问:"画面中的花瓶造型有什么特点?插花与花瓶如何相互映衬?" 观察画作细节,小组讨论并分享发现 建立传统文化与本课内容的联结,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知识探究1. 文化脉络梳理:结合教材P2"小知识",简述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历程2. 造型分析:展示定窑白花纹棒槌瓶、红地黄彩缠枝莲纹葫芦瓶等传统器物图片(教材P2),引导学生观察瓶口、瓶颈、瓶身的比例关系3. 技法示范: 重点演示泥条成型法关键步骤: ① 卷底盘:将泥条均匀卷成直径10cm的圆饼 ② 盘筑瓶身:泥条接口处需用指腹按压衔接 ③ 表面处理:用湿润海绵由下至上抹光瓶身外壁 强调安全规范:使用塑形工具时注意手部防护 1. 记录笔记关键点2. 标注技法难点3. 提出操作疑问 建立"文化-技术"双重认知框架,为实践奠定基础 课堂练习 1. 任务分组: 基础组:按教材步骤完成标准型花瓶(高度10cm) 进阶组:在标准型基础上添加瓶口装饰 创新组:结合传统瓶器造型元素(如葫芦瓶的曲线)进行变形设计2. 巡回指导: 重点帮助解决瓶身倾斜问题(提供垂直校正辅助工具) 指导装饰技法的创意应用(展示教材P4三种装饰示例)3. 过程性评价:关注泥条衔接牢固度和整体造型稳定性 1. 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组2. 按步骤进行泥条成型实践3. 组内互助解决技术问题 通过分层任务满足不同水平学生需求,培养合作能力 课堂小结 1. 组织"微型展览":将学生作品按"传统造型""现代创新"分类摆放2. 引导评价:"哪些作品体现了传统瓶器的美感?哪些作品在装饰上有创意?"3. 文化升华:结合教材P4"学习建议",强调"瓶花艺术是生活中的雅事"理念 1. 介绍自己作品的设计思路2. 对同学作品进行互评(使用"造型""装饰""创意"三维度) 培养艺术评价能力,强化文化理解 板书 泥条成型法步骤 1. 卷底盘 2. 盘筑瓶身 3. 表面抹光 4. 装饰瓶口 插花艺术史 5. 抹光瓶口 6. 完成素坯 文化脉络传统瓶器造型 装饰技法:泥条/粘贴/雕刻 学习要求:安全·规范·创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课件网) 瓶花雅事 传统陶艺与插花艺术的融合 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教学 教师姓名:[教师姓名] 课程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