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0739

大单元教学设计 川教版四上第3单元《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9-27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12827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单元,教学设计,教版,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格式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基本信息 学科 信息科技 实施年级 四年级上册 设计者 《课程标准》模块 数据管理与安全 单元名称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单元课时 4课时 (二)单元教学规划 1.主题概述1.1内容结构1.2教学过程图示1.3育人价值(1)数据意识的塑造:从“识别体检数据”到“分析数据价值”,引导学生认识数据的客观性与实用性,建立“用数据说话”的思维习惯。(2)逻辑思维的培养:数据处理流程的逐步推进,帮助学生形成有序解决问题的逻辑链条;公式计算、数据排序等操作强化因果推理能力。(3)工具应用思维的构建:通过数字化工具解决数据处理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工具适配任务”的思维方式。(4)批判性思维的启蒙:数据纠错、BMI参考性讨论等环节,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数据的准确性与局限性,避免绝对化判断。 2.主题学情分析知识基础:四年级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身高、体重等数据,具备简单的数字记录能力;但对“数据类型”“数据规范”等概念缺乏系统认知,对电子表格等工具的使用经验较少。认知特点:该年龄段学生好奇心强,对“体检”等贴近生活的主题兴趣浓厚,适合通过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开展学习;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公式计算、数据类型等抽象知识需要借助具象实例讲解。学习障碍:可能在三个方面存在困难:一是电子表格的单元格引用、公式输入等操作易混淆;二是对不同数据类型的格式要求理解不透彻,导致数据纠错困难;三是难以快速匹配数据特点与合适的图表类型。 3.教学环境网络环境,素材准备(体检表空白模板、个人健康报告模板等电子素材)、多媒体教室 4.单元教学目标4.1信息意识能主动识别生活中的健康数据,明确数据在描述事物、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如通过体检数据判断健康状况。能根据任务需求确定数据收集的范畴与方法,区分不同数据的获取途径(测量、询问等)。初步形成数据质量意识,认识到格式统一、数据准确对后续处理的重要性。4.2计算思维能将“体检数据处理”任务拆解为收集、整理、处理、分析等子任务,形成有序的问题解决路径。能运用公式实现数据的转化与加工,理解计算过程的逻辑关系。能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实现数据信息的有效提取。4.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熟练使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录入、计算、排序等操作,掌握在线问卷平台的基本使用方法。能结合任务需求制作并美化数据图表,实现数据的可视化表达。能运用数字化工具完成个人健康报告的设计与完善,创新数据应用形式。4.4信息社会责任在数据收集与分享中,树立隐私保护意识,不随意泄露他人体检等个人敏感信息。能客观看待数据结果,不依据数据对他人进行不当评价。结合数据分析结果提出健康生活建议,树立健康意识。 5.教学过程 课时(包括课名) 任务序号 教学主要任务 第1课时 任务1 小组合作:根据梳理的数据分析,完善体检表栏目;成果交流:选取多份不同设计的体检表,投影展示并点评,强调“栏目明确、便于记录”的设计原则。 任务2 全班讨论:确定测量工具,选定教室后排靠窗区域为测量区。角色分配:每组推选1名测量员、1名记录员,明确职责。 任务3 总结:生活中每个地方都有数据;提问:生活中还能在哪里发现数据?写明数据包括文字形式、表格形式、图表形式 第2课时 任务1 教师打开表格,演示讲解:新建表格;界面组成、单元格命名规则;学生实操:跟随教师步骤,完成表格新建与表头录入,初步设计一张统计体检结果的数据表。 任务2 教师引出在线问卷平台;演示用问卷星创建“班级体检数据调查”问卷,讲解步骤。学生实操。教师介绍三大数据类型:字符型、数值型、日期型。学生根据上节课的体检表,在电子表格中完善数据表结构,标注每列数据类型。 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