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有用途的编码”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基本信息 学科 信息科技 实施年级 四年级上册 设计者 《课程标准》模块 用编码描绘世界、有趣的编码应用 单元名称 大有用途的编码 单元课时 4课时 (二)单元教学规划 1.主题概述1.1内容结构1.2教学过程图示1.3育人价值(1)规则意识与逻辑思维:通过分析编码规则,培养学生识别信息逻辑、拆解信息维度的能力,理解“约定规则-信息转化-唯一识别”的逻辑链。(2)系统设计思维:在学号编码、座位编码设计中,引导学生考虑“唯一性”“可扩展性”“实用性”等系统要素,形成从需求分析到方案设计的思维习惯。(3)信息解码与迁移能力:通过解读不同场景编码,培养学生提取核心信息、迁移编码知识到新场景的能力。(4)安全与责任思维:结合数据安全案例,让学生认识信息泄露的风险,建立“规范使用编码技术、保护个人与国家数据”的责任意识。 2.主题学情分析知识基础:四年级学生已在生活中接触过各类编码,对“编码代表特定含义”有初步感知,但缺乏对编码规则、设计逻辑的系统认识;具备基本的数字与字母识别能力,能使用简单数字化工具,为编码解读与设计奠定基础。思维特点:此阶段学生以具象思维为主,对游戏化、情境化的学习内容兴趣浓厚,适合通过魔术、实践操作等形式理解抽象编码原理;逻辑思维处于发展初期,对“多维度编码”“校验机制”等复杂概念需要借助直观案例逐步拆解。学习障碍:对编码“唯一性”“无二义性”等抽象原则理解困难,易出现编码重复或含义模糊的设计问题。解读多结构编码时,难以快速建立“数字序列-信息维度”的对应关系。设计编码方案时,缺乏系统规划意识,易忽略场景需求。 3.教学环境网络环境,实物资源(纸质火车票、身份证样本、商品条形码实物、生肖猜测卡片套装、“纸条暗语”材料包)、多媒体教室 4.单元教学目标4.1信息意识能识别生活中典型的编码场景,明确编码在信息表示与传递中的核心作用。能主动关注编码中的关键信息,感知编码的实用性价值。4.2计算思维能拆解编码的信息结构,理解“整体-部分”的分析方法。能根据需求设计简单编码方案,遵循唯一性、可识别性原则,体现逻辑规划能力。能通过编码与解码的对应操作,建立“规则-符号-信息”的转化思维。4.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使用在线工具辅助编码设计与解读,提升数字化工具应用能力。能结合电子表格等工具整理编码方案,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复杂编码任务,培养数字化协作创新能力。4.4信息社会责任了解个人信息的敏感属性,掌握基本的信息保护方法。认识数据安全与国计民生的关系,明确保护国家数据安全的公民责任,树立规范使用编码技术的意识。 5.教学过程 课时(包括课名) 任务序号 教学主要任务 第1课时 任务1 了解网络购票与窗口购票两种方式,讨论手机购票的便捷性;结合火车票样本,解析车次字母含义、检票口方向标识、座位号“车厢+排数+字母”编码规则。 任务2 利用火车票材料,分组完成“找车次”“圈卧铺号”任务,展示成果并说明依据。 任务3 科普飞机航班号、汽车车牌等交通领域其他编码,讨论编码不同的原因,总结编码的“无二义性”特点。 第2课时 任务1 分析教材教室布局,讲解编码维度;分组设计欢欢和毛毛的座位编码,互评方案合理性。 任务2 明确学号需包含的信息“年级、班级、学生序号”;分组设计编码规则,举例说明,展示并讲解思路。 任务3 讲解商品码结构与中国编码的代表意义;分析教材中两个条形码,判断产地并验证;观看视频,了解条形码的作用。 第3课时 任务1 讲解12306App办理临时身份证流程与儿童限制;拆解身份证18位编码维度;分组完成“判断性别”任务,验证校验码作用。 任务2 分析二维码的“30分钟失效”“唯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