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1919

第一部分 考点突破练 小题精炼12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含解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百强名校168优化组合卷

日期:2025-10-1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334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历史,解析,优化组合,名校,百强,纲要
    小题精炼12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分值:每小题3分,共51分) A组 教材改编———固基础 1.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自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并且严令子孙永远不许设立宰相。朱元璋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效率 B.加强中央集权 C.加强皇权 D.实现权力制衡 2.明成祖在位时,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从此,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形成,称“内阁”,其官员称为某殿或某阁大学士。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这本质上反映了(  ) A.皇帝依赖宦官 B.内阁取代宰相职能 C.宰相权力削弱 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3.明朝有人记载:“自此夷(荷兰)通市,遂得彼所用诸炮,因仿其式并方制造,即未能尽传其精奥,已足凭为长城矣。”这说明当时(  ) A.明政府仍厉行海禁政策 B.中国全面学习西方技术 C.传统的华夷观念被打破 D.人们忧患意识仍较淡薄 4.明朝中后期,北部边疆形势日益严峻,蒙古骑兵时常袭扰劫掠边地。1571年,明朝与鞑靼首领俺答汗订立和议,册封俺答汗等,恢复通贡关系,并同意蒙古人在大同、宣府等边镇与汉族互市贸易,听边民自相贸易。此后,“边境休息,……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这可用于说明(  ) A.经济交流是蒙汉关系和谐的重要基础 B.明朝边患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C.蒙古草原地带首次纳入中原王朝版图 D.明朝树立起中央政府的权威 B组 经典模拟———提能力 5.(2025·辽宁名校联盟高三联合考试)《皇明祖训》记载:“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据此分析,朱元璋废宰相旨在(  ) A.摆脱皇权旁落的现实处境 B.吸取历代小人乱政的教训 C.承袭自古无相的历史传统 D.加强自身的专制集权地位 6.(2024·辽宁葫芦岛一模)从制度建构上而言,明代内阁的职能来自皇帝的需要,且由于内阁权力地位未经法定,所以它也不具备太强的独立性。这说明明代内阁(  ) A.具备可参与决策的职能 B.代表宰相行使行政权力 C.表明中枢机构权力下移 D.是皇权专制强化的产物 7.(2024·天津一模)万历怠政,是指明神宗当政期间的怠政现象。一般认为开始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秋末冬初,长达28年。有学者认为,明朝内阁作用巨大,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皇帝的惰性。由此可以推知,明朝(  ) A.内阁作为决策机构,保证了中央行政顺利进行 B.内阁位高权重,皇帝的最高权力日趋衰落下去 C.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发挥了重要辅政功能 D.明朝的中央权力结构异化,杂乱无章混乱无序 8.(2024·河北衡水中学三模)《中国军事通史》记载,明朝郑和船队“招抚了逃亡海岛的流民,袭剿了盘踞海中的寇盗,拓清了海疆,巩固和发展了沿海地区的安定……是永乐至宣德时期沿海防御体系从陆上推至海上的重要标志之一”。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 A.具有为贸易活动武装护航性质 B.反映出明代外贸面临严峻形势 C.体现明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D.促使海防思想日渐占主导地位 9.(2024·山东济南三模)明朝嘉靖年间,一批与沿海形势相关的海防图大量涌现,如《筹海图编》《万里海防图论》《温处海防图略》等。这一现象主要源于(  ) A.明朝海防体制变化 B.东南海防形势严峻 C.政府海禁政策强化 D.西方殖民势力扩张 10.(2025·广东莞深金太阳高三联考)1571年,明政府与鞑靼首领俺答汗达成封贡与互市协定,河西走廊的作用从此发生了显著变化,在继续发挥联通东西交往的同时,沟通南北的功能被激发出来,两大高原的沟通从此成为常态。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