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2883

湘科版(2024)五年级上册信息科技 13:《民间艺术小达人》 单元回顾与评价(表格式)

日期:2025-09-27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188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民间艺术小达人,评价,回顾,单元,科版,科技
  • cover
编写时间: 20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20 年 月 日至 日 年级: 5年级 总序第 13 个教案 课 题 《民间艺术小达人》 单元回顾与评价 共 1 课时 课 型 复习 教学目标 学生能精准且清晰地阐述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的概念与特点,明确其在编程逻辑中的作用。 熟练且正确地编写涵盖顺序、选择、循环结构的简单程序,能够规范且合理地进行程序模块的设计与调用,提升编程实操技能。 教学重点 深入透彻地理解顺序、选择、循环三种控制结构以及程序模块的相关知识,包括原理、应用场景等,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编程中。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解决编程中的逻辑难点,如复杂条件判断和循环嵌套 教学策略 任务驱动法、、讨论法、实践法、小组合作法 教 学 过 程 课前、课中反思 一、知识回顾 1、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课本中的思维导图,教师引导学生依次回顾 “顺序选择画花样”“循环结构简编程”“程序模块提效率” 三个板块内容。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顺序结构的执行顺序为什么是这样规定的,在实际编程中有何意义?”“选择结构中条件判断的条件如何灵活设置,依据是什么?”“循环结构常见类型(如 for 循环、while 循环 )在适用场景上有何区别?” 3、详细讲解简单代码示例: (1)顺序结构:展示print("Hello"); print("World") ,说明语句按照先后顺序依次执行,就像我们按步骤完成一件事,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类似顺序执行的场景。 (2)选择结构:以if a > 10: print("a 大于 10") 为例,剖析条件判断的过程,假设不同的a值,让学生思考输出结果,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拓展条件判断的复杂性。 (3)循环结构:针对for i in range(5): print(i) ,解释range(5)生成序列以及for循环迭代执行的原理,通过改变range参数,让学生观察输出变化,理解循环次数的控制。 二、交流分享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 4 - 6 人,布置讨论任务:分享本单元学习中掌握的新编程技巧,如代码优化技巧、特定函数的使用等;讲述解决的有趣编程问题,包括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思路。 2、教师巡视各小组,适时参与讨论,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提示,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3、每组推选代表进行全班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精彩内容,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学生分享的内容进行点评和补充,深化学生对知识应用的理解。 三、评价环节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评价标准,详细解读每个评价项目(如认识控制结构、编写程序能力、理解程序模块等 )从 1 星到 5 星的具体表现,确保学生清楚明白。 2、学生独立填写自我评价表格,教师巡视教室,观察学生填写情况,及时解答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关于标准理解、自我认知等方面的疑问。 3、学生完成填写后,安排同桌或小组内交换评价表,互相交流评价结果,要求学生以友善、客观的态度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彼此共同进步。教师可选取部分小组进行交流展示,分享评价和建议情况。 三、总结拓展 1、教师总结本单元重点知识,强调三种控制结构和程序模块的核心要点以及相互联系,对学生在交流分享和自我评价环节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2、强调编程学习中逻辑思维严谨性和实践操作反复性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3、布置拓展任务:让学生课后尝试用所学结构编写一个小型趣味程序,并思考如何优化程序结构和用户体验,下节课进行分享交流。 课后反思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 “民间艺术小达人” 单元回顾与评价教学,学生在知识回顾中对编程知识有了更系统的认识,在交流分享中锻炼了表达和思维能力,在自我评价中增强了自我认知。然而,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在自我评价时难以把握标准,过于主观或缺乏深度反思;小组交流存在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的情况。在后续教学中,需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