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3865

第一单元第一课《草原》教学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五四制(2024)六年级语文上册(共39张PPT)

日期:2025-09-3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321753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一,五四,39张,上册,语文,六年级
  • cover
(课件网)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五四制2024初中六年级上册语文 1 驰骋草原 写景散文中的情与境 ———《草原》 1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景物之美和人情之美。 仔细品味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作品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 结合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2 活动一:看美景·初识草原 活动二:读美文·草原之行 活动二:读美文·草原之行 5 草原风光 → 喜迎远客 → 主客联欢 活动三:品佳句·草原之美 任务一:默读第1自然段:用“____”画出直接描写草原景色的句子,用“△”标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词语。 6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天 两个“那么”突出了作者初入草原的感受:天朗气清。 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愉快心情。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天底下、羊群 本段中心句:写出了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空旷而不显得苍茫。 碧:形容青草很绿。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意思:一片碧绿,无边无际。 比喻:生动贴切地表现了草原的广阔和羊群散落其间的美景。 ~~~~~~~~~~~~~~~~~~~~~~~~~~~~~~ ~~~~~~~~~~~~~~~~~~~~~~~~~~~~~~~~~~~~~~~~~~~~~~~~~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草原 羊群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读一读,说一说读了这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字用得最为巧妙? “绣”字用得妙,羊群本来在吃草而随意走来走去,可在老舍的笔下,它们就是能工巧匠,在精心为草原这块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并且图案在不断变换,真是美极了! 想象与联想: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什么? 像碧绿的大海上扬起了点点白帆。 像碧绿的湖面上盛开着朵朵白莲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小 丘 老舍将草原拟为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小 丘 “翠”能换成“绿”么? 不能,“翠”字让人感觉特别通透,相比之下,“绿”显得死板。 “翠”比一般的绿更鲜亮,更有光泽,绿得更丰富更饱满,绿得好像都快要流淌下来。写出了绿的状态。 一个“流”字给你怎样的感觉? 小丘连绵起伏,“翠色欲流”,远远望去,就像绿色的溪流一样,缓缓流动。一个“流”字让静止的小丘显得更有生气,更有活力。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读句子,说一说这段话哪一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哪一句是写作者的感受的? 2.对比朗读: 如果去掉后一句,表达上会有什么不同呢? 3.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前一句写的是草原景色,后一句写的是作者的感受。 作者的感受是作者看到美景后自然的真情流露,情真意切,去掉后表达效果没有原文好。 在写景中融入感受使景物更有感染力,能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更充分。让我们仿佛感受到了作者那份惊喜与愉快。 情景交融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