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新闻阅读(一)消息阅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阅读消息,梳理新闻六要素及消息结构的五部分,能概括新闻事件,把握消息的内容特点,学会读消息的方法。 2.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能体会消息的表达特点,区分客观事实和主观评价,把握作者的立场与观点。 【拓展资源】 《折翼海天,用生命为航母事业铺路》《创造港珠澳大桥的“极致”》《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等人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我国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 【课型及课时建议】 组文阅读课 2课时 关注新闻内容和结构 【本课时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阅读消息,梳理新闻六要素及消息结构的五部分,概括新闻事件,把握消息的特点,学习读消息的方法。 【拓展资源】《折翼海天,用生命为航母事业铺路》《创造港珠澳大桥的“极致”》【课型】组文阅读课 【教学过程】 活动一:引导学生梳理新闻六要素,把握主要新闻事实 (一)引导学生明确要素概念,示范梳理方法 1.引导学生先阅读教材第2页的新闻阅读策略,再自主阅读《消息二则》,用横线勾画“新闻六要素”,并尝试概括新闻事件。 2.展示学生梳理成果,师生共同订正,强调要素提取需精准对应文本内容。 (二)引导学生自主迁移运用,巩固要素梳理 1.学生自主阅读《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要求边读边勾画文中对应信息,完成表格。 2.小组内交换表格互查,讨论争议点(如《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中“何人”需包含颁奖方与获奖者),教师参与小组讨论并点拨。 (三)引导学生概括新闻事件,总结方法经验 1.引导学生结合梳理的六要素,用简洁语言概括四则消息的新闻事件。 2.组织学生讨论,分享概括思路,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师生共同总结方法:可采用“何人+何事”“何时+何事”“何地+何事”等组合形式,也可直接引用标题或导语部分的内容。 活动二:指导学生关注消息层次,把握结构特点 (一)引导学生明确结构组成,示范划分方法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20页的技巧点拨,学习消息结构五部分(标题、电头、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的概念及作用,结合《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旁批示例,梳理四则消息的结构,并在相应的位置做好旁批。 2.指导学生在文中用不同符号标注各结构部分(如标题下画波浪线,导语用“【】”标出),教师巡视检查标注情况。 (二)引导学生对比结构异同,归纳结构特点 1.要求学生浏览《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折翼海天,用生命为航母事业铺路》《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在表格中用“√”标注各消息的结构组成,特别关注“背景”“结语”是否暗含在主体中。 2.小组合作对比表格内容,讨论:不同消息在结构安排上有哪些共同点?哪些存在差异? 3.聚焦“倒金字塔结构”:以《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为例,指导学生分析导语与主体的内容重要性差异(导语部分集中讲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主体部分事实的重要性逐渐减弱,背景材料,放在新闻事实的后面),引导学生发现其他三则消息的结构特点,如下: 活动三: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讲述新闻事实 1.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自主通读类文《创造港珠澳大桥的“极致”》(丛书17页),梳理新闻六要素和结构五部分。 2.要求学生结合新闻六要素或者结构五部分,用一句话概述新闻事实。 【板书设计】 黑板左侧板书“新闻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下方标注概括公式“何人+何事(核心)”;右侧分两栏,上栏板书“消息结构五部分”(标题、电头、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下栏粘贴学生优秀要素梳理表片段,用红笔标注关键信息。 【教学建议】 1.对于要素梳理困难的学生,可提供“要素定位提示卡”(如“何时”多含时间词,“何事”多为核心事件)。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