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辽(916-1125) 209年 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金 建立 金灭北宋 宋金 和议 蒙古政权建立 元朝 建立 元灭南宋 元朝统一 元朝灭亡 北宋(960-1127) 167年 南宋(1127-1276) 149年 元朝(1271-1368)97年 金(1115-1234) 119年 西夏(1038-1227) 189年 金 灭辽 蒙古灭西夏 蒙古灭金 916年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115年 1127年 1141年 1206年 1271年 1276年 1279年 1368年 1125年 1227年 1234年 北宋建立 元朝灭亡 契丹建国 南宋建立 蒙古(1206-1271) 时空坐标 辽与西夏 金朝入主中原 蒙古的崛起到元朝统一 游牧民族政权统治区域越文明分界线———从多民族政权并立到多民族国家统一 ———摘编自葛兆光:《殊方未远———古代中国的疆域、民族和认同》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金、南宋、西夏形势图 元朝形势图(1330年) 政权 战 和 北宋与辽 960-1005年,40余年 100多年 北宋与西夏 1038-1044年,不到10年 100多年 北宋与金 1125-1127年,2年左右 0年 南宋与金 1127-1141年,大致14年 近100年 合计 大致70年 大致300多年 材料一 两宋与辽、西夏、金战和简况表 从多民族政权并立到多民族国家统一 辽和西夏与北宋鼎峙,都维持了较长时间统治的稳定。 学习聚焦 1127年 靖康之变 1179年 崖山之役 一、多民族政权并立:辽、西夏、金 (一)政权建立 政权 辽 西夏 金 时间 民族 建立者 都城 与宋关系 灭亡于 契丹族 916-1125 耶律阿保机 上京 金 1038-1227 1115-1234 党项族 元昊 兴庆府 蒙古 女真族 完颜阿骨打 上京/中都 蒙古 长期对峙、有战有和、以和为主 金、西夏、南宋形势图 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辽与西夏”和“金朝入主中原”,完成表格: 一、多民族政权并立:辽、西夏、金 (二)制度建设 1、辽: 南北面官制、四时捺钵制 (1)南北面官制 内容 南面官 北面官 负责以汉族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 (契丹人和汉人担任) 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契丹人担任)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 百官志一》 辽朝采取怎样的政治制度?结合“学思之窗”分析这一制度的特点。 (2)四时捺钵制(行营) 皇帝和宫廷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 “捺钵” 是“契丹家语,犹言行在也”。(辽帝的行帐,即移动的朝廷) 一、多民族政权并立:辽、西夏、金 (二)制度建设 2、西夏: 番汉官制,仿宋而建,一制两称 (1)制度基本模仿北宋 (2)一制二称: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西夏官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开封府,自中书令、宰相、枢使、大夫、太尉,皆命蕃汉人为之。 ———《宋史·夏国传》 番号 乌珠、兀卒 乌尼 宁令 谟宁令 领卢 汉号 皇帝 皇后 大王 天大王 枢密 西夏中央机构图 简要说说西夏的政治制度。 一、多民族政权并立:辽、西夏、金 (二)制度建设 3、金制度建设 (1)基本沿袭唐宋制度 (2)同时保留女真族管理系统:“猛安谋克”制 猛安谋克 军事单位 社会组织 基层制度 内容 每300户为一谋克,10谋克为一猛安,与汉族同居,平时耕作,战时出征。 特点 影响 兵农合一,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 从军事上来看,节约了财政开支,而且保证了较强的战斗力;促进女真族政权封建化进程;民族交融;后期腐化堕落,加速了金朝的灭亡。 简要说说金的政治制度。 合作探究 联系辽夏金的制度建设,如何认识辽、西夏、金的管理制度? 辽夏金等统治的北方地区和汉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生活方式存在差异 ①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 ②促进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③有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