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6149

4.3 人体通过特异性免疫对抗病原体 第2课时 (共29张PPT)2025-2026学年浙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5-10-25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164870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选择性,生物学,高中,2019,教版
  • cover
(课件网) 第三节 人体通过特异性免疫对抗病原体 第四章 免疫调节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概述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和特点。 解释免疫接种的原理;做到保持心理健康、加强锻炼、合理安排作息,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作用。 壹 贰 康复患者血浆中的抗体又是通过什么机制产生的? 19世纪末,科学家贝林发现血清中存在抗毒素,他将这种物质命名为“抗体”。他因此获19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890年,德国学者埃利希提出原始的体液免疫学说,认为血清中存在的抗菌物质在抗感染免疫中起决定作用。因此,埃利希荣获19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体液免疫:主要依靠抗体“作战”的特异性免疫方式。 1.体液免疫的研究历程 一、体液免疫依靠抗体发挥作用 1948年,法格雷乌斯证明抗体是受抗原刺激后,由淋巴细胞转化成的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的。 1967年,克拉曼和米切尔等科学家证实抗体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B细胞协同作用。 1970年,米勒证实辅助性T细胞虽不产生抗体,但能协助B细胞产生抗体。 T细胞和B细胞等。辅助性T细胞协助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再产生抗体。 综合上述三个研究结果分析:抗体的产生过程涉及哪些细胞?这些细胞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2.抗体: ①本质:蛋白质,称为免疫球蛋白。 ②形状:抗体是"Y"字形分子,其两条臂形成两个相同的抗原结合位点,可以同时结合2个抗原分子。 ③特点:不同的抗体分子之间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任务二:请观看视频材料,并结合自主学习的知识,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文字和线条构建体液免疫模型。 感应阶段 (表面含特异性抗原分子) 抗原 MHC标志 抗原-MHC复合体 辅助性T细胞 致敏B细胞 B淋巴细胞 3.体液免疫的过程: 分裂 分化 辅助性T细胞 致敏B细胞 增殖分化阶段 效应B细胞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淋巴因子 效应阶段 效应B细胞 记忆B细胞 迅速增殖、分化 (反应又快又强) 抗体 病原体失去进入寄主细胞能力、 中和毒素、使某些抗原凝聚 被巨噬细胞吞噬 相同抗原入侵,二次应答 抗 原 抗原—MHC 复合体 降解(肽) 巨噬细胞 被吞噬 分泌 辅助性T 淋巴细胞 致敏B淋巴细胞 (二次应答) 淋巴因子 促进 记忆 B淋巴细胞 效应 B淋巴细胞 呈递 激活 结合中和凝聚 沉淀等 被巨噬细胞吞噬 分裂分化 分裂 分化 刺激 分泌 抗体 成熟B淋巴细胞 白细胞 介素-1 抗体数量 初次抗原刺激 二次抗原刺激 时间 记忆细胞迅速分裂产生新的 效应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 记忆细胞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对抗原的记忆可保持数月甚至终生。 4.二次免疫 是指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由记忆细胞作出更快、更强的应答反应,即很快产生新的效应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 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是如何体现针对某种病原体的特异性的? 体液免疫是靠两个信号保证针对某种病原体特异性的,即病原体与B细胞接触形成的第一信号及辅助性T细胞传递的第二信号。细胞免疫依靠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宿主细胞表面分子的特异性变化,保证针对某种病原体的特异性。 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的联系体现在什么地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辅助性T细胞的介导作用能够使两者密切配合。 ②两者相互配合清除病原体:体液免疫产生抗体,能消灭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而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要靠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使病原体失去藏身之所,此时体液免疫就又能发挥作用了。 思考·讨论 5.抗体的作用: ①防止病原体对体细胞的黏附和侵染; ②中和毒素使其失效; ③抗原抗体结合后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检测血液中的抗体,可以检测是否受到过某种病毒的侵染。 特异性免疫的感应阶段和增殖分化阶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