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文言文 古诗)联读 一、(文言文 古诗)联读 (24-25七年级上·浙江杭州·期中)“四季印象”摄影组搜集了部分以“冬日观雪”为主题的资料,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甲】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雪 天工剪水①,宇宙飘花,品之,有四美焉:落地无声,_____;沾衣不染,_____;高下②平均,_____;洞窗辉映,_____。宜长松修竹,老梅片月,怪石崚嶒③,深林窈窕④。寒江远浦,断岸小桥。古刹⑤层峦,疏篱幽径,老叟披蓑垂钓,骚人跨蹇⑥寻诗。小酌清淡,高楼长啸。船头茶灶飘烟,座上黛眉⑦把盏。老僧对座,韵士闲评。披鹤氅⑧,纵步园林;御貂裘,登临山水。如此景况,何必峨眉⑨千尺? (选自《闲赏十六则》,有改动) 【注释】①剪水:这里指下雪。②高下:高处和低处。③崚嶒(líng céng):山高大突出的样子。④窃窕:幽深,深远。⑤古刹:古老的寺庙。⑥蹇(jiǎn):跛驴。⑦黛眉:青黑色的眉,代指女子。⑧鹤氅(chǎng):用鹤羽制成的外衣。⑨峨眉:峨眉山。 【丙】 雪 [唐]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1.阅读文言文,可以用不同方法推知词义。请根据方法提示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俄而雪骤 参考成语法:暴风骤雨 (1) 宜长松修竹 查阅字典法:①善,美好;②整治,治理;③高,长。(《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2) (填序号) 御貂裘,登临山水 语境推断法:结合上下文语境,推断词义 (3) 2.根据文意对填入【乙】文中横线处的内容进行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洁也 ②明也 ③匀也 ④静也 A.③①④② B.②①③④ C.④①③② D.④①②③ 3.【甲】文中两次描写了谢太傅的神态,但对兄子胡儿和兄女谢道韫的神态却并无着墨。请仿照“公欣然曰”,在“兄子胡儿曰”与“兄女曰”的“曰”之前各增补一个词语,并简要说明其反映的人物心理。 4.阅读下面的文字,结合【甲】文,用自己的话谈谈陈善和余嘉锡对胡儿和谢道韫的比喻各持怎样的观点? 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说:“‘撒盐空中’,此米雪也;‘柳絮因风’,此鹅毛雪也。然当时但以道韫之语为工。予谓《诗》云:‘如彼雨雪,先集维霰。’霰即今所谓米雪耳。乃知谢氏二句,当各有谓,固未可优劣论也。” 余嘉锡认为:“二句虽各有谓,而风调自以道韫为优。” 5.同是写雪的作品,【乙】文和【丙】诗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文内容简要分析。 (24-25七年级上·浙江杭州·期中)阅读文本,根据要求答题。 (二)元白之交 【甲】 梦微之 [唐]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①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注】①唐宪宗元和十二年三月,元稹贬至通州,八月白居易贬至江州,两地迢迢数千里,难通音信。 酬乐天②频梦微之[唐]元稹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注】②乐天,白居易的字。微之,元稹的字。此诗为元缜酬答白居易的诗《梦微之》而作。 6.元白相隔两地以书信交流,元稹以“山水万重书断绝”呼应白居易的“ ”,以“ ”一句答白居易的“昨夜三回梦见君”。 7.白居易在诗中说“梦见君”,而元稹却说“不梦君”,小浙认为白居易对元稹的思念之情更深,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请结合诗歌说明理由。 (三)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