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提起战争,大家能想到了哪些学过的课文、哪些词语或诗句? 痛苦、灾难、枪林弹雨、炮火连天、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荷花淀 孙犁 情境任务二 孙 犁 (1913———2002) , 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 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 , 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 , 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白洋淀,属海河流域大清河南支水系湖泊。是保定市、沧州市交界143个相互联系的大小淀泊的总称,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平均年份蓄水量13.2亿立方米,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 白洋淀派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化)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 “白洋淀派”。 与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小说一起,对后来的文学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知人论世:认识作者 人物 情节 环境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小 说 三 要 素 主题 任务一 概括故事情节 夫妻话别 探夫遇险 助夫杀敌 1—31 32—61 62—85 开端 发展 高潮、结局 荷花淀 夫妻话别 探夫遇险 助夫杀敌 (62~65) (5~29) (30~31) (32~38) (48~61) (1~4) (66~74) (75~84) (39~47) 开端 发展 高潮、结局 景物描写 对话描写 细节描写 一群青年妇女 抗战中成长 淡 化 的 情 节 夫妻话别 月下编席 送夫参军 马庄探夫 扑空归来 淀上遇险 伏击歼敌 意外相见 妇女成长 文章的行文顺序和线索分别是什么? 月亮升起来———很晚———鸡叫的时候———第二天———过了两天———快到晌午———正午———这一年秋季———冬天 时间顺序 两条线索,双线交织 小说有两条线索,青年妇女们的活动【女】贯串全文的始终,是小说的主线;地区队的行动【男】大都是侧面交代,仅在伏击相会的高潮处交叉,接着又分开进行。 小说中双线交织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①使情节发展更为明晰,情节结构更为集中紧凑。 ②明暗线呼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使小说主题得到更深挖掘。(深化主旨) ④拓展了广度深度,表现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 (丰富小说的内容) ⑤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⑥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任务二:赏环境,析“战场、战争”特色 在2017版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荷花淀》再次入选普通高中教材,并被编者列入了“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 研读《荷花淀》,它的“革命”文学表现是否符合你的认知 身后的断桥熊熊燃烧,背上都能感觉到炽人的热量,没回头,用僵硬的手指一尺一尺地下放着绳索。平河看着渐远的千里,当别无选择时说什么都是干扰,只能尽量减少自己的晃动,用眼睛交换焦虑。 谢尔曼坦克的第一次喷射就把七连的幸存者减少到了个位数,被燃料柱直接喷射到的当即就死了,但潘兴坦克的残骸阻拦了绝大部分,谢尔曼坦克微调着射角,把整辆残骸烧成烙铁,换着角度折射,让燃料溅射残骸后的敌军。美军终于找到了适用于这个特殊地形的最佳武器,排除了对面之忧的工兵施工速率倍增。…… 千里身后的七连,那是一片浓烟与烈焰的火场。而他眼中的平河是一个越缒越小的人影,仿佛要被其身后无穷大的冰河吞没。 战场 (环境) 战争 (情节) 战士 (人物) 抗美援朝 《冬与狮》 断壁残垣 残酷激烈 英勇顽强 典型的“革命”文学具有的特征: 肆月 《荷花淀》中的“革命”文学表现 战场 (环境) 战争 (情节) (3段)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