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97754

星星索 课件+教案 (2)

日期:2024-06-26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7278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星星,课件,教案
    星星索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欣赏和演唱歌曲《星星索》,从而了解印度尼西亚的音乐特点; 引导学生感受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情和情感。 引导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鉴赏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2学情分析 《星星索》是一首印尼苏门答腊中部地区巴达克人的船歌。巴达克的主要分布有苏门答腊中部和北部山区,大多数聚居在多巴湖的周围。他们主要从事农业,这里湖水清澈,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巴达克人经常在湖上泛舟歌唱。 “星星索”(Sing Sing So)是划船时为船浆起落做节奏伴衬的哼唱声,歌曲由此得名。“星星索”是象声,并无具体意思,与汉语歌曲中的“呼尔嗨哟”之类的同理。因此这首歌的英文名字也就应该叫“Sing sing so”。 这首歌实际上也是一首优美的情歌,表达对心爱姑娘的深切思念。曲调缓慢、悠扬,带有哀伤色彩,每句节奏前紧后松,唱法柔和、松弛。全曲节奏徐缓而带有摇晃感,歌声委婉、抒情,深沉、真挚。全曲以固定音型“星星索”作为伴唱。 八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理解能力,通过学习是可以理解和感受到歌曲的情感的。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表情地学唱《星星索》这首歌曲 难点:1、理解和领会印度尼西亚的音乐特征。 2、《星星索》的后半拍起唱和三连音节奏。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星星索 导入 问:被称为“千岛之国”的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是哪个? 生:印度尼西亚 师: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被称为“千岛之国”。那我们就来学习印度尼西亚的歌曲《星星索》。 设计意图:用提问形式导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了解《星星索》的相关文化,为学习印尼音乐特点作铺垫。 活动2【讲授】《星星索》 欣赏范唱 问:1、欣赏之后,你的感觉如何?(从歌曲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和情感等方面思考) 2、歌曲中重复采用了什么固定伴奏,请试着轻声唱一唱。歌曲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生: 师:《星星索》是印尼的一首船歌。“星星索”是划船时随着船桨起落节奏发出的声音。给人在海边摇船荡漾的感觉。 设计意图:结合问题让学生在聆听范唱时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和音乐情感。体会歌曲情绪,加深学生的印象,启发学生思维。 活动3【活动】《星星索》 学唱歌曲 1、学生跟琴轻声唱歌词,并做摇摆律动。 在学唱时,请同学们用手轻轻地划拍。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首歌曲的旋律进行是平稳的还是跳跃的? 生:平稳 师:表现的情绪是欢快活泼还是优美抒情? 生:优美抒情 师:老师伴奏,请大家随琴声一起演唱,演唱时用悠长的气息演唱《星星索》的旋律,注意三连音、弱起节奏的唱法。 活动4【练习】《星星索》 2、练习下列节奏 03 | 5 - - - | 56 6. 5 5 .3 321 | 3 - - - | 3、集体学唱固定伴奏音型 05 ||:3 3 1 05 | 3 3 1 05 :|| 啊 星 星 索,啊 星 星 索,啊 4、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主旋律,一组唱伴唱,也可以让学生唱伴唱,老师唱主旋律进行练习。 设计意图:上述节奏练习(后半拍起唱和三连音节奏)就是本歌曲的难点,在课堂上重点练习,而达到解决难点的目的。 活动5【测试】《星星索》 歌曲处理 1、分析歌曲结构: 分小组讨论:你认为本歌可以分为几段? 本歌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A-B-A) 第一段(1~8小节)旋律委婉悠长,长短交替进行的节奏、固定音型以及附点音符和三连音的大量使用,使音乐具有浓烈的印度尼西亚民间音乐特色,表现了一个青年驾着小船伴着微风去和心上人相会的情景; 第二段(9~16小节)旋律平稳流畅,切分音和附点音符的连续使用,抒发了青年内心想见心上人的热切心情; 第三段(17~26小节)唱到“我心像东方初升的红太阳”时,旋律长时间在高音区环绕,音乐达到歌曲的高潮,并再现第一段。最后,音乐在悠长的、渐弱的高音上结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