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氓 诗经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本单元所选课文属“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古典诗歌”学习任务群,几篇课文都是围绕“诗意的探寻”这一主题展开研习的,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古典诗歌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的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体式多样,风格各异。让我们从源头出发,顺流而下,先了解中国古典诗歌体裁和发展脉络,再跟随教材欣赏不同时期各具特色的诗歌名作。 中国古典诗歌体裁 诗 古体诗 四言古诗: 出现最早《诗经》 五言古诗: 成熟于汉代 七言诗: 成熟于唐代 乐府诗 :标题有的加上“歌”、“行”、“歌行”“引” “曲”“吟”等名称。 近体诗 (形成于唐代) 绝句 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律诗 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排律(十句以上 ) 词 (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 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以两宋成就最高 曲 散曲: 小令(短小的曲子)、套数(散套) 戏剧: 杂剧、传奇(已是供演出的剧本) 近体诗: 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 句数、字数都有严格规定 古体诗: 格律自由, 不拘对仗、平仄, 押韵较宽, 篇幅长短不限 杂言诗: 长短间杂 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先 秦 魏 晋 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 唐 诗 宋 词 元 曲 现实主义源头:《诗经》 以四言诗为主 浪漫主义源头:《楚辞》 汉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五言之冠冕” 建安文学:三曹、建安七子,继承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 第一次掀起文人诗歌高潮。建安风骨(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积极进取 ) 西晋:左思 骨力遒劲,咏史咏怀融为一体 东晋:陶渊明(田园派)、谢灵运(山水派) 南朝诗歌: 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讲究格律 "宫体诗" "永明体" 北朝诗歌: 题材广泛、语言直率、风格刚健 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上 古 口头歌谣、劳动号子 正始文学:竹林七贤 五言咏怀组诗 两 汉 两晋文学 《木兰辞》 《孔雀东南飞》 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 《木兰辞》 《陌上桑》 明清诗歌 氓 学习目标 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涵。 体会《氓》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鉴赏其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思考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诗经》“六义” 按其表现内容分: 风—民间歌谣。 雅—宫廷乐曲。 颂—宗庙祭祀。 按表现手法来分: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知识储备 自由诵读 1. 标准字音,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二二拍,读顺课文。 2. 结合课下注释,弄清诗句含义,整体感知。 3. 复述故事情节。 4. 故事可以分为几层?尝试两个字或四个字概括。 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诗歌。 此诗共六章,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依次写了恋爱成婚、惨遭婚变、自省决裂婚姻生活三阶段,展现了女主人公曲折的人生经历。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遗弃的痛苦,最后沉痛反省,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 【字词】 氓:百姓,平民。此指男主人公。 之:助词,主谓之间取独,不译。 蚩蚩chī : 忠厚的样子。 贸:交易,交换。 匪:同“非”,不是。 即:就、靠近。 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涉:渡过。 至于:到了。 愆qiān:拖延。 将qiāng:愿,请。 以为:把……当做。 秋以为期:宾语前置,以秋为期。当时婚俗的一种体现,春秋时代,婚嫁多在秋冬。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