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湘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分层作业 单元 第三单元物体的位置 课题 8.它在哪里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知道物体的位置可以通过与周围物体的相对关系来确定,能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科学思维目标:能基于观察,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探究实践目标: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探究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提升动手实践和探究能力。 态度责任目标:培养对物体位置探究的兴趣,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交流与分享,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理解掌握 练一练 预估时间 1.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先选定一个( )。 2.物体的位置可以用( )、( )、( )等方位来描述。 3.当以不同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时,同一个物体的位置描述可能( )。 4.在描述物体位置时,要说明物体在参照物的哪个( )。 4分钟 实验探究 做一做 预估时间 5.观察图片,解决相关问题: (1)图片中有大树、房子、小狗等物体。以大树为参照物,房子在大树的( );小狗在大树的( )。 (2)若以房子为参照物,大树在房子的( )。 6分钟 实践应用 固一固 预估时间 6.根据材料分析: 在学校的操场里,国旗杆在教学楼的正前方,篮球场在国旗杆的左边,沙坑在篮球场的右边。 (1)以教学楼为参照物,国旗杆的位置是( )。 (2)以国旗杆为参照物,沙坑的位置是( )。 6分钟 迁移创新 试一试 预估时间 7.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小明家在超市的东边,图书馆在小明家的北边,公园在图书馆的西边。 问题:以超市为参照物,公园在超市的( )。 A.东边 B.北边 C.西边 2分钟 项目类、实践类 (合作完成) 预估时间 8.辩论会:描述物体位置,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12分钟 参考答案: 理解掌握 练一练 1.参照物 2.上下、前后、左右 3.不同 4.方位 实验探究 做一做 5.(1)前面、右边 (2)后面 实践应用 固一固 6.(1)正前方 (2)右边 迁移创新 试一试 7.B 项目类、实践类 (合作完成) 8. 正方(利大于弊):首先,在生活里,准确描述位置能帮我们顺畅交流。比如,和同学约在学校图书馆,说“图书馆在教学楼的正南方,进大门后右转走五十米左右就是”,同学就能轻松找到,不会耽误事。要是描述不清,大家可能找半天都到不了,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心情。其次,在学习中,科学课上研究物体运动,得清楚物体初始位置和移动后的位置,这样才能准确记录运动轨迹、分析运动规律。像研究小球从斜坡滚下,描述“小球一开始在斜坡顶端,距离底端两米处”,后续观察它的滚动就有了清晰的起点参照,方便我们总结科学知识。还有,在一些紧急情况时,准确描述位置至关重要。比如有人迷路需要救援,能清楚说出“自己在XX公园的东北角,靠近那个红色亭子的位置”,救援人员就能快速定位,争取宝贵时间,可能避免危险扩大。所以,不管是日常交流、学习研究还是应急情况,描述物体位置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好处,利远远大于弊。 反方(弊大于利):一方面,描述位置常常很复杂,容易出错。就说城市里的建筑,很多地方地形、建筑布局相似,要精准描述一个地方,得说清楚街道名称、门牌号,还要结合周围特殊建筑。可要是描述的人记忆有误,或者表达不精准,听的人就会误解。比如把“XX路123号,在蓝色广告牌旁边”说成“XX路321号,在红色广告牌旁边”,找的人就会跑错地方,带来很多麻烦。另一方面,过度依赖语言描述位置,会让一些人缺乏空间感知能力。现在很多人习惯用导航,只要输入地址,跟着导航走就行,自己却不会通过观察周围环境、辨别方向来确定位置。长此以往,大家对空间的认识越来越模糊,一旦没了导航,就完全找不着北,这其实是一种能力的退化。而且,有时候描述位置的信息太多,人们接收起来也困难,不如直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