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9928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202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9-3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295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2025届,九年级,学期
  • cover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诗人艾青在诗中写到:“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诗中告诉我们这是一种( ) A.艰苦奋斗的精神 B.拾金不昧的精神 C.见义勇为的精神 D.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 二、基础知识综合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珍爱……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yàn fán),对虚伪的憎恶,对卑劣的(miè shì)……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的,间不容发。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yàn fán) ②(miè shì) (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憎恶 ②卑劣 (3)文段中的“慈”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 部,再查 画 (4)下面是《现在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间”,既读作“jiān”也读“jiàn”,各有几个义项。文段中的“间不容发”的“间”读音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间jiān①名,方位词。中间:彼此~|同志之~|两国之~ ②名,方位词。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田~|人~|晚~|一刹那~ ③一间屋子;房间:里~|车~|衣帽~ 间jiàn①空隙:乘~ ②嫌隙,隔阂:亲密无~ ③隔开,不连接:~隔|黑白相~ ④挑拨使人不和,离间:反~ 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如果说书卷是故人,那么其中的诗歌则胜过故人,它【甲】多情,【乙】知心,是最易引起共鸣的人生伴侣。旅途中如果没有诗歌,脚步便会凝涩;生活中如果没有诗歌,岁月便会褪色;成长中如果没有诗歌,青春便会萎缩;生命中,如果没有诗歌,心灵便会① (干涸/干旱)。诗歌一代一代② (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影响着华夏儿女,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和心灵依托。 (1)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请将答案写在下面横线处。 ① ② (2)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既 又 B.因为 所以 C.不仅 而且 D.只有 才 (3)文段中加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三、名句名篇默写 4.在古代诗文中,诗人常引“水”入诗文,描绘景物,抒发情思。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绘洞庭湖的春日美景“上下天光,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山行六七里, ”中寄情山水;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对湖心亭的雪景“ ,上下一白”情有独钟;李白在《行路难》中用“ , ”坚信自己终将实现远大的理想报负;刘禹锡则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病树前头万木春”表现出豁达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成为千古名句。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小题。 蝶恋花·密州上元 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①,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②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③。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注】①麝:即麝香,名贵的香料。②山城:即密州。词人此时由杭州通判调至密州。③农桑社:农村节日祭神的地方,当时密州连年蝗旱,村民举行社祭,祈求丰年。 5.《蝶恋花·密州上元》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是词人在密州时所作,不同之处在于《蝶恋花·密州上元》写的是上元(元宵)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的是 节。 6.《蝶恋花·密州上元》上片写钱塘上元节的热闹,下片笔锋一转,通过“ ”一词与钱塘上元节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密州上元节的冷清。 7.《蝶恋花·密州上元》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写到了“月”,但两首词抒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