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80133

9.1《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共5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122436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56张,PPT,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赏析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能力。 3、通过阅读学习,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4、自主探索,掌握并学习烘托和映衬的表达技巧。 学习目标 “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 他性格中温暖的底色是如此动人,穿透千年,抚慰着今人的创口。更让无数失意愁苦之人,不断从中汲取迎面生活的气力。 ———林语堂《苏东坡传 序》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 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是豪放派代表;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与辛弃疾同,并称“苏辛”;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与黄庭坚、米芾和蔡襄在书法界合称“宋四家”;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为“三苏”。 1037—1101 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chāo)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 一、宋词流派介绍 婉约派 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豪放派 宋代是词的黄金时代 作品 流派 题材 景物特点 情感特点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豪放派 历史、个人 大江大浪奇峻之石,广阔、刚健有力之景,意境雄奇壮丽 报国之志,壮志难酬。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豪放派 历史、国家 江山、楼台、巷陌,描写粗疏明朗。 收复山河之志,劝诫统治者勿急进,讽喻南宋统治者勿偏安一隅,壮志难酬之苦,家国情怀。 《声声慢》 婉约派 个人生活 黄花、梧桐、细雨,景物柔美,描写细腻。 国破家亡,内心悲愁,侧重写个人感情。 宋词流派介绍 纵观婉约派“以婉约清丽为宗”的词人作品,数量浩繁而题材狭窄,绝大部分是写伤离送别、男女恋情、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虽其间柳永、李清照等有所开拓,但毕竟难脱桎梏。 豪放派则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藩篱。苏轼以一个革新者的勇气,把词从“娱宾遣兴”的工具改造发展为独立的抒情艺术;大至国家盛衰、时政得失,小至个人理想抱负、日常感受,把词从“樽前”“花间”推向较为广阔的社会人生。 1.题材上对比 2.从情感上看:婉约词多细腻深微,缠绵悱恻;豪放词则多慷慨激昂,奔放豪迈。 3.从艺术手法上看:婉约词多含蓄委婉,一波三折,景中见情,情景交融;豪放词则多一气贯注,淋漓尽意,事中见理,情理合一。 4.从语言的角度上看:婉约词多华美温润,甚而绮靡软艳;豪放词多刚健质朴,自然畅朗。 5.从音律上看:婉约词多严守格律之限制,不敢越雷池一步,字句力求圆润妥帖,声韵务必自然谐和;豪放词则以达意为主,常突破格律之束缚。 怀古诗 标志 标题中带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其前加“咏”,或在其后加“怀古”“咏———。 结构 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己志 手法 用典、对比、反衬、借古讽今、借景抒情、虚实结合 内容 昔盛今衰、借古讽今、壮志难酬、缅怀前贤、评价史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