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背影》自主学习单 一、基础性练习 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其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丰腴,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欧游杂记》,还有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散文代表作品有《春》《荷塘月色》《绿》等。朱自清清贫而有气节,宁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是毛泽东同志称颂的“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 文体介绍: 叙事性散文指以记人叙事为主,又洋溢着浓厚抒情气氛的散文。以对人和事物的具体叙述和描绘为其突出特色,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它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它在表现手法上与小说相似,但不像小说那样用典型化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一)填空。 (1)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jiāo xiè 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2)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lánɡ jí 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sù sù 地流下眼泪。 (3)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fù xián 。 (4)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yóu ɡuànɡ ,勾留了一日。 ★(5)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chóu chú 了一会。 ★(6)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pán shān 地走到铁道边。 ★(7)哪知老境却如此tuí tánɡ !他chù mù shānɡ huái ,自然情不能自已。 (8)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suǒ xiè 便往往触他之怒。 (二)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是( ) A.踌躇(chóu)赋闲(fù)簌簌(sù)差使(chā) B.交卸(xiè)奔丧(sàng)狼藉(jí)拣定(jiǎn) C.典质(zhì)妥帖(tiě)举箸(zhù)行李(xíng) D.栅栏(zhà)游逛(guàng)蹒跚(shān)颓唐(tuí) (三)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月台 狼籍 惨淡 咀嚼 B.勾留 熟识 妥贴 警醒 C.年纪 费事 谋生 擦拭 D.惦记 肩膀 晶萤 棉袍 (四)写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 ①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 ) ②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 ③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 ④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 二、拓展性练习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背影 朱自清 ①和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②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③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④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⑤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