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度九年级第一次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九年级将开展以“白强不息”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从诗文品读、精神探究到实践创作,一起领悟自强力量,感受文字承载的精神传承。 【任务一】品文悟理 以鉴自强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6分) 1.班级正在制作以“品文悟理 以鉴自强”为主题的展板,以下是小语准备的展板文字,请你完成相关任务。(8分) 【古典流芳·源起】①在古典诗文的长廊中,我们总能瞥(▲)见无数自强不息的身影。②豪放不羁的李白,豁达进取的刘禹锡,超然旷达的苏轼……③他们不会因自己的遭遇自惭形秽,始终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甲】 ▲ ;④忧国忧民的范仲淹,与民同乐的欧阳修……他们怀揣济世安民的大义,始终在历史的潮头搏击风浪。⑤中国的贬谪文人用实际行动证明诗文并非不是附庸风雅的作品,而是搭建精神之屋的坚实砖瓦。 【现代诗歌·传承】“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sāo(▲)数百年”,形式多样的古典诗歌流传千年,穿越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直抵人心。现代诗歌,形式自由,直指时代的爱与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中,林徽因以错落有致的格式道尽四月春光的鲜yán(▲)、娉婷,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乡愁》中,余光中以回环往复的节奏,寄寓对祖国的深情。从古到今,中国诗歌以多样的形式,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启迪着我们的心智。每个人都需要精神的栖息地,而诗歌里正有慰籍人生的精神给养。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瞥(▲ ) 见 风sāo( ▲ ) 鲜yán( ▲) (2)请给【甲】处选择最恰当的成语(▲)(2分) A.胸有成竹 B.废寝忘食 C.周而复始 D.坚持不懈 (3)【古典流芳·源起】板块中有一个句子有语病,请你指出并修改。(3分) 句子序号: ▲ 修改: 2.阅读下面语段,在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古诗文原句。(9分) 作者 困境 自强不息内涵(原句) 出处 毛泽东 审视历史展望未来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 ▲ 李白 渡河登山途遇阻碍 (2) ▲ ,(3) 。 《行路难(其一)》 苏轼 (4) ▲ 但愿人长久, (5) ▲ 。 《水调歌头》 欧阳修 被贬滁州仕途失意 (6) ▲ ,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 (7) ▲ 世事变迁仕宦升沉 (8) ▲ ,(9) ▲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 3.班级将开展以“自强不息,青春有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9分) 【精神源流】 (1)请从以下经典名句中,选出最能体现“自强不息”精神内核的一项(▲)(3分)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B.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设计活动】 (2)班级计划采访学校里“自强不息”的榜样(如克服困难的学霸、坚持训练的运动员等),请你列出采访前的核心准备工作(至少三点)。(3分) 【活动感悟】 (3)参与“自强不息,青春有我”主题活动后,请结合自身经历,简要谈谈你对“青春自强”的理解(不少于50字)。(3分) 【任务二】探本寻源 深悟自强 二、阅读(64分) (一)古诗文阅读(24分) 材料一: 苏幕遮·碧云天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材料二: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zhǎn)粥不充,日晷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注释】:①适:改嫁 材料三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所嫉。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