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 9 月考参考答案 11. A (“试私从容问而父曰”中的“从容”是“随口、随便”的意思) 12. D(“主要是因为他缺乏周公那样的德行”错) 一、阅读(72 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一)阅读Ⅰ (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13.(1)曹参脱帽谢罪说:“请陛下自己仔细考虑一下,在圣明英武上您和高帝 谁更强 ”(4 分。“谢”“自察”“孰与”各 1 分,语意通顺 1 分) 14.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士大夫们瞧不起,现在他们的见识竟然反而赶不上这 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4 分。每小句 1 分,译错 1 处该小句不得分) 1 .(3 分)C(A 项“必然改变”表述绝对,文中则说“很难保持纯粹”;B 项“失 去对地方文化的认同”属无中生有、曲解文意;D 项归因失当,作者只说及不同方 言区“文化、经济与政治”差别很大,并没有作“方言才是地域文化核心载体”的 论定。,超然客公众号 14.①洪迈认为有一定合理性,但曹参无所作为甚至不能积极举荐贤才,是重大 过失;②王夫之认为是迫于现实的选择,具有历史必然性。(5 分。第一点 3 分, 第二点 2 分) 2.(3 分)D(“这是因为他们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以偏概全,在材料一的第 三段,论及这一问题时,作者特别强调了“政治体制及死化传统”的作用。) (四)阅读Ⅳ (本题共 2 小题,9 分) 3 .(3 分)B(材料二的核心观点中,“社群所有相同经验”,换成萨丕尔引言中的 15. D(“不要向章孝标询问公事”错) 词语,就是“文化”,故二者最为吻合。A 项强调的是文采与传播的关系,C 项指出 的是宣传的鼓动作用,D 项说的是地理空间远近对语言、民俗的影响,和材料二核 心观点的关联均不紧密。) 1 6.①结尾两句运用典故;②将章孝标比作徐孺子,表达了对其品格与才华的高 度肯定;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白居易能礼贤下士并尊重贤才的期望和对两位友人 的关心。(6 分。每点 2 分) 4.(4 分)材料一结合目己的亲身经历,列举了大量事例,依事说理,易于使人信 服;材料二以理性分析为主,层层深入揭示了语言的本质,论述缜密。(每点 2 分) (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 7.(1)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5 .(6 分)①普通话是 14 亿中国人的共同语言,推广它,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统 (2)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一和发展,走好坚持改革开放的国际闲道路。②方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地域 文化,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③在加速现代化的进程中,方言及其代表的地域文化 处于弱势地位,甚至日渐衰微,更需要大力扶持。(每点 2 分) (3)示例一: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曹操《短歌行》) 示例二: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 分。每空 1 分,错字、漏字、改字不得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5 小题,18 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6 7 8 . A (“焦虑”错) . A 1 8.D(有惊无险:指事件看似过程中充满惊险波折,但最终未造成实质危害或 .①采用呼告,连续发问,表达了作者对梁生宝行为的不解;②由“你”到“他” 损失) 的人称转换,便于作者交代梁生宝行为的原因和对梁生宝进行客观的评价;③一问 一答,表达了作者对梁生宝勤俭节约、公而忘私品质的赞美。(4 分。每点 2 分,答 出两点即可) 1 9.B(解释说明。A 表示语意转折或递进;C 表示话题转换;D 表示插入语) 2 0.①为了充分验证这种新型驱动装置的性能;③这些机器人虽然有不同的运动 模式(4 分。序号 1 分,修改 1 分) 1.甲:受昆虫肌肉收缩机制启发 乙:使其能够适应复杂环境(4 分。每点 2 9 .①作者从肖像、心理、动作等方面塑造了梁生宝一心为公、艰苦创业的新型 2 分) 农民形象;②作者描写的沿途天气、土地土质、村庄柴烟等乡土生活场景,呈现出 典型的陕北农村生活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