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83144

第二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课件 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日期:2025-10-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24385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第二,编版,文化交流,必修,选择性
    单元质量检测(二)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一位西方学者所中肯指出的:“今天的西方文明,与其说起源于克里特、希腊、罗马,不如说起源于近东。因为事实上,雅利安人,并没有创造什么文明,他们的文明来自巴比伦和埃及。希腊文明,世所称羡,然究其实际,其文明之绝大部分皆来自近东各城市。”这一论述(  ) A.强调了亚洲文明走在世界前列 B.揭示了西方侵略美洲的必然性 C.说明了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兴衰 D.反映了西方文明的原发性特征 2.公元前18世纪面世的《汉谟拉比法典》,详尽地规定了契约的订立和履行。如第42—52条是对租借田地而出现的各种情形的规定;第253—277条是对劳力雇佣者法定义务的规定;等等。《汉谟拉比法典》对契约订立和履行的规定(  ) A.弘扬了法律观念与契约意识 B.确立了古巴比伦的商业优势 C.带有浓厚的神学和宗教色彩 D.是人类契约文明的历史源头 3.古埃及是最早使用石柱的民族,古埃及人在柱子身上用象形文字、植物、动物等图案进行装饰处理,同时对柱头用纸莎草、莲花、棕榈叶等植物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处理,这种设计风格,在波斯波利斯古城(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遗址中多有发现。这体现了(  ) A.古埃及建筑技术高超 B.波斯人的审美观念 C.亚非统治形态的共性 D.早期文明间的交流 4.12世纪,翻译阿拉伯文献的运动兴起。学者杰拉德在西班牙用拉丁文翻译了阿拉伯文献中保存的托勒密、亚里士多德、希波克拉底等人的部分著作。杰拉德的翻译活动(  ) A.为近代欧洲学术复兴奠定了基础 B.巩固了阿拉伯帝国的文化桥梁地位 C.受新兴民族国家王权强化的影响 D.反映了中古时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5.优美的神话、严肃的悲剧、诙谐的喜剧,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是西方“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这说明(  ) A.民主政治造就辉煌灿烂的希腊文化 B.古希腊文明领先于世界其他的文明 C.文化发展促进人文主义的对外传播 D.城邦制度促进了公民创造力的发挥 6.希罗多德虽然在《历史》中还有不少神定论和宿命论的思想,但他已经认识到历史活动的主体是人而不是神,是人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同样的,修昔底德也认为历史上的成败兴衰是由人事决定的。这体现了(  ) A.理性著史的精神 B.个人主义的泛滥 C.民主政治的进步 D.希腊史学系统化 7.古罗马时期,法学家西塞罗通过《论法律》《论责任》等著作赞颂为国捐躯的英雄和民众,最高统治者奥古斯都兴建了神庙(供奉战神、凯撒大帝等)、罗马广场及凯旋门等纪念场所。这些做法(  ) A.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促进了国家立法的完备 C.增强了罗马民族凝聚力 D.完善了帝国的公共设施 8.在罗马帝国,没有出现可以与柏拉图等人比肩而立的思想家。更可悲的是,当终于出现了一批较为杰出的思想家的时候,这些人却是基督教学者。在中世纪迫切需要继承或建立思想体系的时候,除了基督教体系较为完备外,当时的欧洲人再也拿不出其他像样的、成体系的东西了。这表明中世纪的欧洲(  ) A.形成了成熟的思想文化体系 B.基督教具有重要影响 C.基督教满足了人们精神需求 D.文化在逐渐走向衰落 9.欧洲世俗君主一般倾向是建立一种极权政治体制,兼掌俗权与教权。当然这种企图在中世纪大部分时间里是君主们不敢奢求的。这正如教皇想实现纯粹的神权政治,在当时的欧洲也只能是奢望。这说明中世纪的欧洲(  ) A.出现了政教合一趋势 B.民族国家日益发展 C.存在着二元政治格局 D.分权制衡制度确立 10.中世纪的西欧音乐多以宗教目的为主,其内容主要为诵经祈祷和礼拜歌唱。但创作于13世纪的戏剧《罗宾汉与玛丽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