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86833

九年级上册非连续性文本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09-3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2898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九年级,上册,连续性,文本,练习,解析
  • cover
九年级上册非连续性文本练习含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为什么要倡议“以竹代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1年10月发布的报告显示,1950年至2017年间,全球范围内累计生产了92亿吨的塑料制品,其中约70亿吨成了塑料垃圾,而这些塑料垃圾的全球回收率不足10%。塑料垃圾的环境外溢更是导致食物链里的微塑料污染,可以说塑料颗粒已经无处不在,对地球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为此,许多国家先后出台禁限塑令,积极寻找塑料替代品。而在所有可代塑生物材料中,竹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竹子是优质的可再生、可循环、可降解的环保材料,并且具备强度高、韧性好、硬度大、可塑性佳等特点,其吸碳固碳能力也远超普通林木。概言之,“以竹代塑”不仅能够起到美化环境、减碳固碳、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等作用,还能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选自《读懂“以竹代塑”倡议的时代意义》) 材料二: “以竹代塑”彰显了中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 一个“代”字传递出的 是“变”的态度、决心和行动。这是发展理念的变革。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发展的短视做法,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战略定力。这是发展方式的转变。“以竹代塑”依托竹子的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特性,加之竹产业全生产周期的低碳性,将 推动传统生产模式的转变,促进竹资源的生态价值转换,真正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 势。这是产业结构的优化。“以竹代塑”顺应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方向,抓住绿色转型的发展契机,以创新为驱动,促进绿色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选自《“以竹代塑”是具有时代意义的绿色变革》) 材料三: 解决这些问题,第一项重要工作是要把“以竹代塑”上升为国家行动,尽快完善顶层 设计。要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将竹资源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各地方应出台 推进“以竹代塑”专项工作方案,与国家战略和相关规划对接。探索竹制品替代塑料技术 与方案,加大相关产业科技研发力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以竹代塑”科研成果转 化应用,打造“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的竹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实现竹产业科技、资金、应用、市场等有效衔接。进一步加大政策倾斜与金融支持力度,鼓励科研人员下沉生 产一线,着力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与丰富实操经验的“制竹人”,夯实竹产业科技基础。 (选自《“以竹代塑”大有可为》) 材料四: ①可以想见的是,随着三年行动计划的全面实施,国家各项扶持政策的集中发力,将有更多的企业参与“以竹代塑”的行列中来,进而全面提升产品产能及质量,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出物美价廉的竹制品,这将进一步推动竹产业跨越式的发展,促进竹资源丰 富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也能为消费提供更多环保、可持续的消费选择,实现经济与环保“双丰收”。 ②当然,全面推行绿色消费,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宏大的社会性命题,同时,绿色消费也是一个微观的民生话题。对于大力推广“以竹代塑”而言,不仅需要国家的顶层制度设计,还依赖于普通老百姓的积极配合。作为一名普通公众,不妨从提竹篮到菜市场买菜开始,点外卖、购物品不妨从选竹包装开始,从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点点滴滴做起,成为一名“以竹代塑”的践行者,从而真正让“以竹代塑”成为绿色消费新风尚。 (选自《让“以竹代塑”成为绿色消费新风尚》) 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塑料颗粒已经无处不在,对地球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B.“以竹代塑”是绿色转型,促进绿色产业快速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