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89207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 课件+教案

日期:2025-10-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64966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议论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议论要言之有据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从课内外优秀的议论性文章中提炼用材料证明观点的方法。 2.指导学生运用与观点一致、真实准确、丰富多样的事实和道理证明自己的观点,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性文章。 【拓展资源】 《说“勤”》《谈诚信》 【课型及课时建议】 读写融通课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列举学生在写议论文时,论据‘跑偏’的案例,引发思考:这些作文论据‘翻车’,问题出在哪?怎样才能让论据紧扣论点并有力地论证论点,让议论文“言之有据”! 活动一:指导学生咀嚼文本,归纳锦囊 (一)细读范文,把握理据关联 1.学生速读丛书《说“勤”》,找出文章中心论点、分论点,并快速圈画支撑相应论点的论据。 2.师生共同提炼方法: (1)依据中心论点选论据: 找“核心行为”与“最终结果”关联的事例(“勤奋”→“成就”)。 (2)依据分论点选论据: 紧扣分论点逻辑,找准论据中的行为、结果与分论点的契合点(“勤出成果”是“勤→成果”;“勤出聪慧”是“勤→补拙/增慧” )。 归纳出锦囊一:材料与观点保持一致 审视材料,确保真实丰富。 1.使用材料时,不论是列举事例还是引用名言警句。要务必确保材料真实准确,经得起推敲。 2.学生速读丛书《谈诚信》,找出文章中心论点、分论点,和支撑论点的论据,并梳理论据类型,体会其作用。 (三)组织材料,确保条理有序 1.学生速读《说“勤”》《谈诚信》两篇文章,结合文章的逻辑思路,分析论据的安排有怎样的特点。 2.师生共同提炼方法: 归纳出锦囊二:材料要真实、丰富且有序 (四)设计关键句,明示理据关联 1.学生细读《谈诚信》“诚信能让企业成功”部分,体会材料与观点之间是怎样建立联系的? 2.师生共同提炼方法: 归纳出锦囊三:明示材料与观点的联系 活动二:指导学生整体构思,拟纲作文 教师明确写作要求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为政》)诚信,自古就是一种美德。不讲诚信的现象历来为人们所深恶痛绝。请以《谈诚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写作要求: (1)所选材料要与观点一致。 (2)材料要加以分析,建立与观点之间的联系。 (3)材料必须真实、准确,经得起推敲。 (4)不少于600字。 (二)整体构思,拟写提纲 1.深入思考,明确观点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然而在生活中,也存在不诚信的行为。参考提示,思考如何写一篇文章,阐述你对诚信的看法。 我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_____。 分论点1:_____ ___; 分论点2:_____; 分论点3:_____。 2.精选写作素材 3.理清逻辑,拟定提纲 (1)逻辑路径选择:参考《谈诚信》“个人→企业→国家”层进式,或《说“勤”》“成果→聪慧”并列式,确定“诚信”提纲逻辑思路。 (2)列出提纲: 示例: 活动三:指导学生结合量表,评改作文 (一)学生借助锦囊完成写作,结合量表评价标准,进行自评和组评。 (二)学生结合小组评价意见,修改作文。 【布置作业】 根据“星级量表”评改建议,修改“诚信”议论文初稿。(课件网) 《议论要言之有据》 + 《说“勤”》《谈诚信》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读写融通课 2课时 习作纠错 逆境造就人才,古往今来皆如此。陶渊明,身处东晋乱世,官场黑暗,他却选择归隐田园,写下诸多田园诗。爱迪生,小时候被老师认为‘笨’,可他后来成为发明大王。所以身处逆境,就能磨炼出过人本事,收获成功。 陶渊明事例与论点“逆境造就人才”无因果,甚至方向相悖。 爱迪生“小时候被说笨”的逆境,未体现对其“成为人才”有直接塑造作用,不能证明“身处逆境就可造就人才”,论据无法支撑论点,逻辑断裂。 活动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