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89622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9-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9012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二,多民族,答案,试题,发展,国家
  • cover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元检测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共60分) 1.阎步克在《波峰与波谷》中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政治只是皇权政治的“变态”而已,它来自皇权政治,最终必然回归于皇权政治。该时期的“门阀政治”(  ) A.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B.是特定条件下皇权政治的异化 C.改变了皇权专制的模式 D.是对封建贵族政治统治的回归 2.南朝时,东海世家王氏与富商满氏联姻,御史中丞沈约奏弹称:王源乃高门望族,“(满)璋之姓族,士庶莫辨。王满联姻,实骇物听”,要求惩处王源。沈约此举源于(  ) A.商人地位的提升 B.豪强势力的膨胀 C.阶层流动的加快 D.门阀制度的影响 3.图1为晋时义兴阳羡人(今江苏宜兴一带)周处所作的《风土记》,记载了吴地的岁时节俗。这一记载反映了此时(  ) 魏时人或问董勋云:“七月七日为良日,饮食不同于古,何也?”勋云:“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糜为珍。今此日惟设汤饼,无复有糜矣。” 图1 A.江南地区有了明显发展 B.南方耕作技术不断提升 C.中原饮食文化融入南方 D.民族文化交流日益加深 4.北魏前期,国家规定征收的田租数量是二十石,但国家经常要超过这一标准加征田租。孝文帝改革后,加征田租的做法明显减少。这主要是因为(  ) A.国家控制的户口数量增加 B.南北政权关系趋于和好 C.孝文帝的汉文化修养深厚 D.南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5.表1所示是南北朝时期的相关史料。这些史料可用于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表1 史料 出处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是岁造玄武湖,上(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欲于湖中立方丈、蓬莱、瀛洲三神山,尚之固谏乃止” 【南朝梁】沈约《宋书》 “(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老庄,精释义……”“立孔子庙于京师”“改谥宣尼曰文圣尼父,告谥孔庙” 【北朝北齐】魏收《魏书》 “少时学周孔。弱冠穷六经。……中复观道书。有名与无名” 【南朝梁】梁武帝《会三教诗》 A.儒学正统地位逐渐削弱 B.君主意志左右意识形态 C.士族借助外力迅速崛起 D.文化呈现多元交融特点 6.吕思勉在《两晋南北朝史》中描述隋朝的情景:“京兆王都所在,俗具五方。人物混淆,华戎杂错……自京城至于外郡,得冯翊、扶风,是汉之三辅,其风大抵与京师不异。安定、北地、上郡、天水、金城于古为六郡之地,其人性犹质直,然尚俭约,习仁义,勤于稼穑,多畜牧,无复寇盗矣。”这反映出隋朝时期(  ) A.游牧经济带向中原地区推进 B.部分少数民族固守传统的社会习俗 C.北方接受少数民族生活方式 D.民族交融助推边疆地区封建化进程 7.《隋书》卷24《食货志》中记载“缘边城守之地,甚垦食者,皆营屯田,置都使子使以统之。一子使当田五十倾,岁终考其所入,以论褒贬。”这说明(  ) A.有力佐证隋朝的土地制度 B.官员需要耕种土地 C.隋朝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 D.考核方法不断发展 8.“太宗贞观间,诸蕃君长诣阙,请上尊号为‘天可汗’。上曰:‘我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及诸蕃皆称万岁。是后以玺书赐西北君长,皆称天可汗。”此事体现了唐朝(  ) A.民族政策的兼容并蓄 B.藩镇割据的严重局面 C.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D.对外交往的频繁活跃 9.吐鲁番出土一件贞观年间由中央逐级传递到地方的敕旨文书,部分内容见下面示意图。这反映唐初(  ) 图2 ①文书行政推广到了西域 ②尚书省是政令决策机构 ③安西都护府下设县管理 ④加强了与吐蕃间的交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据史书记载,唐德宗时期,御史中丞突参“不避权贵,理狱以严称,数蒙召见,论天下事,又与执政多异同,上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