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94765

【教学评一体化】冀教版三上1.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案)

日期:2025-10-1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12398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学,一体化,教版,三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单元 第二单元 课题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课时 第3课时 课标要求 本课例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的“数量关系”主题,是小学第二学段的重要内容。 要求能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能在具体情境中,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理解“倍”的意义是基于“除法”与“等分”的模型,即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得学生能直观理解“倍”的意义,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和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教学应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本质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从而理解用除法计算的算理,应帮助学生建立模型意识。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倍”的概念,能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方式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意义,掌握用除法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建立“求倍数”的数学模型。这部分内容既是“倍”的概念的深化应用,也是除法意义的重要体现,为后续学习分数、比和比例等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理解“倍”的含义,知道“几个几”可以用“几倍”来表示,掌握了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计算,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理解不深,容易将“倍”作为单位使用,在复杂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 核心素养目标 1.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意义,掌握用除法计算倍数的方法,能正确列式解答实际问题。 2.通过画图、摆小棒、小组讨论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发展数感、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的道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学模型,理解其与除法意义的联系。 教学准备 媒体课件、实物教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温故孕新 温故孕新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有趣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开启数学探索之旅吧! 出示复习题,展示:第一行摆3根小棒,第二行摆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第二行要摆几根? 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还记得我们学过怎样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吗?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摆小棒,并说出思考过程 板书:3×3=9 动手操作:用小棒摆出第一行3根,第二行9根 学生:第二行摆9根,因为3的3倍是9,也就是3个3是9。 齐读乘法算式,强化记忆 通过复习旧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同时通过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二、导入 (二)情境导入 出示情境图 师:小明去体育用品店买东西,看到了一个篮球28元,一个网球7元。 出示实物图片,贴上价格标签,增强真实感。 提出问题:篮球的价钱是网球的几倍呢?这可把小明难住了,同学们能帮帮他吗?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这个问题是要我们做什么?你觉得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引导学生观察 情境图,理解问 题含义。 学生:篮球28元,网球7元。 学生:篮球价钱是网球价钱的几倍。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三、探究 合作探究一:探索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提出任务:28是7的几倍?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研究 组织小组合作: 可以用圆圈表示元,7个一圈 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