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94832

3.2《哦,香雪》课件(共27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531773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课前预习,小组合作完成: 1.左上图为王玉琦先生根据铁凝的小说《哦,香雪》画的连环画,左下图为豆包根据指令AI生成的图片。你觉得哪个香雪的形象更符合小说中的描绘?为什么? 2.香雪跟凤娇等女孩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3.火车的到来给台儿沟带来了哪些变化? 4.你觉得香雪用40个鸡蛋和30里夜路换回一只铅笔盒,值得吗?为什么? 5.结合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解读小说中“大山”“火车”“铅笔盒”等物象所蕴含的意义。6.题目《哦,香雪》能不能改为《香雪》?为什么? 铁凝 哦,香雪 青春的觉醒,精神的成长 走进作者 铁凝 1957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河北赵县。高中毕业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后回保定,在《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1984 年成为河北省文联专业作家,曾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的作品善于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敏锐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作品蕴涵深挚,质朴优美。 走进作者 1983年《哦,香雪》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及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 1985年《没有钮扣的红衬衫》和《六月的话题》分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1991年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 1997年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 2002年《永远有多远》获中国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和首届老舍文学奖 2005年艺术随笔集《遥远的完美》获中国第二届冰心散文奖 写作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中国文学也深受影响。铁凝曾下乡四年,与一群十八九岁的年轻姑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女孩成为铁凝小说中人物的原型。《哦,香雪》创作于1982年,小说获得全国优秀短片小说奖及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她的小说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走向文明、开放的痛苦与喜悦。 人物形象 你觉得这两幅图片中哪个香雪的形象更符合小说中的描绘?请结合小说的叙述,分析香雪的人物形象,作出你的判断。 她才十七岁。 要论白,叫他们和咱香雪比比,咱们香雪,天生一副好皮子。 在乘客眼里,香雪的眼睛“洁如水晶”,面孔“洁净”,嘴唇“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人们看到香雪“心中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情”。 人物形象 年轻、美丽、清纯 肖像描写 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 只有香雪躲在后边,双手紧紧捂着耳朵。看火车,她跑在最前边;火车来了,她却缩到最后去了。她有点害怕它那巨大的车头……它那撼天动地的轰鸣也叫她感到恐惧。 香雪没说话,慌得脸都红了。 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 她把滑到肩上的围巾紧裹在头上,缩起身子在铁轨上坐了下来…… 人物形象 胆小、腼腆、纯真 动作、心理描写 香雪不言不语地点着头……但她也很快就发现了别的。“皮书包!” 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打听能自动开关的铅笔盒。 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 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 人物形象 渴求知识,积极进取,有梦想 动作、神态、心理描写 旅客们爱买她的货,因为她是那么信任地瞧着你,那洁如水晶的眼睛告诉你,站在车窗下的这个女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受骗。她还不知道怎么讲价钱,只说:“你看着给吧。” 凤娇劝香雪拿一件旧汗褂换几块糖吃,还教她对娘说,那件衣裳不小心叫河水给冲走了。香雪很想吃芝麻糖,可她到底没换。 人物形象 诚实善良,朴实单纯 语言、神态描写 香雪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她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不光彩的。 她放下篮子,心跳着,双手紧紧扒信窗框,认清了那真是一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