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名称 5.1.2 等式的性质 课时 第 1 课时 课 标 分 解 课标要求: 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能运用等式的基本 性质进行等式的变形;能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解一元一次方程。 学什么:学习等式的性质,并利用等式的性质 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怎么学:本小节首先给出了关于等式的两个基 本事实,然后借助一个思考栏目,通过观察归 纳探究出等式的两条性质,并直接利用它们讨 论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学到什么程度: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能利用 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内 容 与 学 情 内容 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等式的两条性质,并能运用 等式性质解简单方程。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 依据,本课直接利用等式的两条性质讨论一些 简单的方程的解法,这将为后面进一步讨论较 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作好准备。 分 析 学习 重点 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 学习 难点 能正确运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 程。 学情 分析 对于等式的性质,学生并不陌生,在小学阶段 已经初步学习了等式的性质,具备了进一步学 习的基础和心理准备。 单 元 学习目标 1.经历“对现实问题中的量进行分析,借助用 字母表示未知数,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 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即列方程) ”的过程, 了解 一般方程的意义,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体会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提升抽象能 力. 2.认识方程的解的意义,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 际意义,检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否合理. 3.掌握等式的性质,能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等 式变形.能运用等式的性质探究一元一次方程 的解法,理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目标(使方程逐 步转化为x=m 的形式),理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的 一般步骤和依据,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体会解法中蕴含的化归思想,提升运算能力和 推理能力. 4.经历“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一元 一次方程,求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讨论解的 实际意义并验证反思 ”的完整过程,能利用一 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方程是 一种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的数学模型,提升模 型观念、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课 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 2.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课 时 作业目标 1.通过作业练习巩固等式的性质,能运用它们 进行简单的等式变形。 2.能运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策略 探究式,小组合作,讲练结合 学习环节 学习任务、活动及评价 设计意图 落实素养 一、导入新课 1.问题:观察下列式子: ①2m=10,②7x+2(3x-1)=20, ③ ab,④3×2 = 6,⑤3y+1=5y,⑥ x2 = 1 , ⑦5> π 其中等式有 _____. 一元一次方程有_____. 师生活动:先由学生独立思考, 然后解答问题。 由此回顾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然后通过 观察能否直接得出方程①②的 解,得出对于复杂形式的方程不 能通过观察得出,需要学习怎样 解方程,而本节课等式的性质, 是解方程的重要依据。 首先给出关于等式的一般形式 a=b 关于等式的两个基本事实 : 1. 等式两边可以交换 : 如果 a 通过本环节 复习回顾等 式和一元一 次方程的概 念,让学生 体会方程是 特殊的等 式,所以等 式的性质是 解方程的重 要依据,引 出本节课题 是学习等式 的性质,为 后面方程的 解法进行铺 垫。 二、探究新知 = b ,那么 b=a 2. 相等关系可以传递 : 如果 a = b , b = c ,那么 a=c. 师生活动:通过棒棒糖的小活动, 让学生体会验证等式的两个基本 事实。探究一 :观察下面的运算 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3 3 3+2 3+2 3-2 3-2 3+a 3+a 3-a 3-a 师生活动:让学生归纳得出等式 的性质 1,并说出符号语言。 探究二:观察下面的运算过程, 你发现了什么?-8 -8 -8×2 -8×2 通过设置课 堂真实小活 动对等式的 两个基本事 实,进行感 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